這次的第一組第一位出場的女單來自加拿大,名字叫做jennyaten,今年18歲,跟叢瀾同齡,不過由于生日不好,比叢瀾晚一年升組。
她技術扎實但是有一點問題個子過高,現在已經快一米七了。
與此同時,jennyaten的骨架并非是花滑女單選手普遍的小、輕巧,而是偏向厚重、寬大,對于普通人來說這沒有任何的問題,但對于需要做出三周跳躍動作的花滑女單運動員來講,這是可以阻斷她花滑之路的先天條件。
大概正是如此,她將自己的基礎技術練得很扎實,也是難得的z和f雙對的選手。
國內賽成績前五,最好的是去年第三,jennyaten的參賽經驗豐富,只不過她國際賽除了jr時期以外沒有站上過領獎臺,a級賽起伏不定,最好可以到第八名,最差到過世錦賽的二十三。
孫婭然簡單介紹了這位第一個出場的女單選手“她看上去有點緊張,在搓手,這也是她放松自己的一個動作。jennyaten的滑行非常有北美特色,是下了苦功夫的,但表演風格就有些獨特了。”
有時候不夸不是不想夸,是找不到詞來夸。
孫婭然頓了頓“她的技術很好,每一個動作都做得相對標準。你能從中感受到她的認真。”
說了跟沒說一樣
我來說,這位姐可以說是頂著高貴國籍但是沒有優待的罕見選手,她分很干,比沙漠好一點,大概就是摸著濕一點的沙子那種
可能比我們的彤姐要差一點的那種
不是賽場上的所有歐美系選手都有充足的分數,都不被抓錯刃,都被裁判放過,就像是大鵝在索契周期內主推娜塔莉和v、e,其他國家的冰協也是如此。
沒有人能把所有的高分都均分給自家選手,因為第一只有一個,能怎么均
更別說,有的選手與自家冰協關系不近、沒有派系、教練組名聲不顯等等,原因各式各樣,還有的就是自己的實力確實不太好,所以最后得到的待遇也是不確定的。
jennyaten的技術動作很不錯,但節目卻是差點意思,有時候甚至會給人一種張牙舞爪的觀感。
她的關節不是很靈活,在滑行里對膝蓋的運用可以說是差勁了,總有一種蹲不下去的感覺。
但她的滑行是很流暢的,腳下的步法干脆利落。
就好像舞蹈里面,同一個絞柱接撐腰的動作,有的人可以做得流暢自然柔美不失力道,還帶有自己的風格;有的人確實完成了這個動作,也符合標準,但就是干干巴巴的,讓人看著費力難受。
褚曉彤哪怕早期的肢體動作再少,也能讓人看出節目的美;但jennyaten不同,她很努力去做,卻無法提升節目的觀賞性。
所以她的分干涸,是公認的有道理。
屬于裁判閉眼都沒辦法給高分的那種
不過她技術是穩的,我很喜歡她的認真,那種感覺
你說她的分有沒有水呢,這也不至于,但你說水了呢又看不出水在了哪里
孫婭然“她的合樂性不是很好,有些步法是沒有卡在節奏上的。有點忽略音樂了。”
很多選手都有的弊端,要么是對音樂不在意,要么是滑high了無法去配合。
不是所有人都對音樂敏感的,能做成叢瀾那樣的,很少。
第一跳3z落冰不穩摔倒,跳接燕式出現扣分項定級為二,除此之外的技術動作倒是還好,e加分不高,不過聯合轉和躬身轉都定滿了,接續步也是四級。
來了來了來了,技術回放到了
好期待,這是我第一次對藍莓以外的人如此期待
位于比賽場的觀眾們,基本上也知道了gs的存在。
他們的表現就是瘋狂地鼓掌。
“加油加油超棒的”
“快給我看數據”
“妹妹棒棒噠”
順便給這位女單加油鼓勁。
現場的jennyaten不是很懂為什么她比完了以后,大家給予的掌聲會如此熱烈,她聽著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失誤的委屈一掃而空,與觀眾致謝后,她滑到了場邊,撲到了教練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