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婭然這句話倒是讓人想起來了以前的一個技術科普。
叢瀾的3a太強了,針對她的跳躍誕生的科普貼多到讓人翻都翻不完,起跳用刃這方面更是不會被忽略。
因為這個很關鍵。
花滑的a跳方式很多,每個人的起跳和落冰都是不一樣的,有自己的習慣和風格。
但歸根究底,就三種起跳用刃。
一是ed起跳,二是skid起跳,三是其他。
這些在isu的技術教學網站上都有詳細說明,且就連isu官方都認可,第一種ed起跳是最難的,無他,因為它就是最難。
孫婭然提到的冰痕和直刀,是辨別a跳ed還是skid的有力方式。
先說直刀和橫刀。
一般來講,ed是直刀,也就是冰刀一直向前,在起跳時是沒有一個橫過去的動作的,選手在起跳那一刻冰刀是豎著的;
橫刀的話顧名思義就是起跳之前有一個把冰刀橫過來的動作。
但問題是,3a起跳用刃時把冰刀橫過來的,不一定就是橫刀;不橫過來的,也不一定就是直刀。
故而,判別一個3a起跳方式最精準的條件,依然是看冰痕。
冰面有著所有謎題的解答,不論是跳躍還是其他,所有的所有都在冰上寫著,端看你isu是否愿意去辨析。
ed起跳之所以能被稱為ed,就是因為它的冰痕干凈到讓人無法挑剔,只有一道薄薄細細的弧線;
skid的原意就是制動剎車,這個用刃起跳的方式有一個蹬冰橫刀制動的過程,要踩刃借力,所以自帶停頓,展現在冰痕上就是這條弧線的最前端,即起跳的瞬間點,有一個類似三角造型的寬度。
等于說,ed起跳是一條幾乎均勻的線當然不是很均勻,skid的線是從細到寬的,頂端有一個刨冰出來的小三角。
這是兩者區別的其中之一,但已經足夠明晰了。
ed的起跳時機要早于skid,也可以理解為,在做那個剎車動作之前,叢瀾就已經起跳了,而褚曉彤等人需要再往后進行一步。
優勢也很顯然,ed不用剎車就不用停頓,它的進入速度是非常快的,從而能夠有很好的高遠度。
這也是為什么叢瀾的a跳格外好看。
但它的缺點更是顯而易見極難掌握。
難到什么程度呢
迄今為止,花滑歷史上用ed起跳的單人選手屈指可數。
現在活躍于賽場的選手里,男單的話有大鵝的彼得羅夫,還有一個小國家的獨苗選手otistrooe這人只在3a上擅長,其余的跳躍不說一塌糊涂,也只能說是抽得厲害,至今連四周跳都沒出。
女單會3a的本來就不多,叢瀾之外也就是莉莉婭還算可以了。
要知道,3a是男單的標配,世錦賽短節目參賽人數要是能有30個,至少28個都會3a穩定不穩定再說,至少人家節目里敢放、落冰過。
這概率足以說明一些事情了。
同時,技術難度之外,ed起跳的選手必定有一個潛藏條件,那就是滑行技術好。
沒有靠譜的滑行,ed起跳3a無從談起。
技術粉在分析叢瀾的3a時提到過這個,都是以一副自豪的神態來說話的。
但skid起跳也可以做到高飄遠,并非它就不能完成超好看的3a了。
這個說到底還是看選手自己的能力。
跟過技術粉的帖子,知道這點的時候我都驚呆了,女單唯一一個ed
莉莉婭也會,但她的不穩定而且最近好像又把3a給丟了
彤姐是skid來著,她的腳下沒有藍莓這么干凈
你們理解成為瀾妹是3a起跳方式里的大熊貓就行
大熊貓啊
哦,那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