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婭然“叢瀾的3a之美體現在方方面面,我們總說高飄遠,什么是高飄遠數據會說話。”
官方給數據的好處太多了,被引導了以后哪怕是來湊熱鬧的人,也會問兩句這些數據要怎么理解,有什么超絕之處,而這,也正是體現叢瀾實力的時刻。
孫婭然“但數據沒有辦法表達出跳躍的進入滑出難度,這點我還是比較遺憾的。”
技術由數據表達,美感由藝術闡述,而這兩者的結合,就是叢瀾的花滑。
咱就是說想過很厲害但沒想到會這么厲害
嘶,我已經頭皮發麻了
那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下,以后可以多一個跳躍前后的難度對比
孫婭然不知道大家的討論,她只是抬頭望了望kc區坐著跟教練聊天的女孩。
淺金色的板墻裝飾,kc區被繁花填充,叢瀾坐在里面就像是被花朵環繞。
她正在跟教練說著什么,臉上的笑很暢快。
搭檔輕拍了一下孫婭然,提醒轉播畫面切了。
跳躍是直觀的,但并不是唯一的。三個跳躍的慢放結束之后,第一樂章的路線圖出現。
短節目因為時長和技術動作的限制,選手們的路線并不算太復雜,不會跟自由滑似的,線條復雜得跟一團亂掉的毛線一樣。
線路可以透露出很多內容,比如誰習慣在場邊跳躍,誰的三個跳躍分布左中右相對均勻,誰有偏向右側冰面的習慣速度、跳躍進入軌跡、冰面覆蓋,都可以在這張圖里簡單得知。
七個技術動作的標注點,均勻的線條分布,除了左上到右下的斜對角滑行路線偏直線以外,其他的都是大大小小的曲線,也就是叢瀾的步法。
孫婭然“但只依靠路線圖是不充分的,我們都知道花樣滑冰有基礎的壓步,也有雙足步法大一字、弓步拖刀、鮑步,還有單足步法轉體步法等等。從這張圖上就沒辦法分辨了,因為沒有標注出來。它只是一個附帶的參考,只能從中得到一小部分的信息。”
有的選手喜歡在圍欄邊緣處安排跳躍,不是因為他們覺得這里很好,而是他們需要有滑行待機的距離和時間也就是長時間的壓步調整。
這樣一來,可選擇的跳躍位置基本就都在圍欄跟前了。
孫婭然細心地與搭檔一起解說“叢瀾的三個跳躍在場地里分布很均勻,左右中間都有,而且偏向場地內部,這說明她對跳躍的控制是很強的,不需要為了進入軌跡而顧忌其他。”
搭檔“不過話說回來,就叢瀾那個起跳的出人意料,她確實不需要考慮這些,編舞師應該很喜歡她。”
孫婭然看了一眼路線圖,又笑了一聲。
搭檔“怎么了”
孫婭然“你看見旋轉的標識了嗎跳接燕式在裁判席跟前。”
兩個長邊,一處是裁判席所在,叢瀾的燕式轉就在他們眼前,沒有放在正中間,而是更接近裁判席的冰面。
草,孫姐不提我還真沒注意
hhhhhh我就說瀾瀾記仇
sc上好像沒有這么靠近長邊裁判席,這個就差懟他們臉上了
那也沒有懟他們臉上,不過是短邊長度30,她在接近裁判的三分之一處而已。
路線圖上若有兩個大概長度一致的弧線,用壓步滑出來,和用銜接編排的單足步伐滑出來的,顯然,它們所要耗費的體力截然不同。
由此帶來的觀感更是不一樣。
而壓步可以提速,單足步法串一般是不太有壓步這樣的速度的。
“叢瀾的滑速很快,最高時速達到了271kh。”頁面右下角出現了一個速度的估算。
大概就是壓步提速的時候吧,感覺是周圍
前面有選手的瞬時速度是26,我當時還覺得好高,原來藍莓可以這么高
24的那個就已經很快了,沒想到還能有上27的,這是什么人啊
頭一次直觀感受到了瀾妹的滑行速度到底有多快
我已經頭皮發麻了
在3a的高遠度出來以后,大家就“嘶”的一聲,難以置信的同時卻又帶著“不就這樣嗎她可是叢瀾啊”的理所應當。
相反的兩種情感匯聚凝結,矛盾里藏著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