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這個比賽背后好像發生了什么
既然可以實時為什么之前不拿出來用
好漂亮的滿分用刃啊,高遠度也可觀,合樂性就更不用說了,抬腿就跳的難度也是一絕
我悟了,這是直接跟裁判的e打分對打
第二跳的高遠度都會打折,受第一跳影響比較大,跟單跳的數值不能比。
叢瀾的3o一如既往,接得很不錯,彈簧一樣。
3f3o的技術認可是綠色,e是160。
齊妍“跳躍軸很直,沒有亂晃,兩個跳躍的姿態都很好,連跳的fo也是叢瀾獨有的那種自然,水流似的。我以為這個連跳的e會加滿。”
孫婭然“嗯”了一下“我也以為。”
隔壁的解說席都已經瘋了。
noah“發生了什么為什么為什么沒有加滿連續轉三加莫霍克的進入和抬腿就起跳,用刃那么漂亮,姿態也是滿分,她就像是融入了這個音樂,它那么的完美16是什么東西啊isu你們瘋了吧”
叢瀾與節目合二為一,她的跳躍是那樣的好。
風暴還在繼續,場內外隨著時間的流逝,越發的嘈雜混亂。
我看不懂啊我看不懂這個分數啊
本國花協硬杠icu啊這是
張總雄起
直播渠道里,官方和授權方再度涌入了一大批觀眾,3f3o后是3z,短節目的第二個單跳,也是最后一個跳躍。
舉雙手姿態,漂漂亮亮的空中旋轉,落冰后滑出時,攝像機捕捉到了叢瀾的臉部表情鄭重里帶著輕松,風暴依然在繼續。
高度52,遠度304。
被人關注的右下角用刃顯示圖里,弧線、點冰、起跳離開冰面,這個連續的動作再慢放也沒有多少時長。
點冰那時,有人早早地擺好了量角器,屏住呼吸地等待著畫面跳出。
測了,這個3z某個角度的傾斜在50°
什么概念呢我給大家說一下,冰刀與冰鞋底面兩側邊緣的連線,也就跟這個度數沒多少差別
也沒這么多吧不過肯定超45°了
看那個慢放,我生怕她冰鞋底部擦到冰上了
夠我崴腳到痛死的度數
3z終于有了它該有的滿分,e21。
齊妍“f和z跳用刃雙對的選手不多,都是深刃的就更少了。我當年也一直錯刃,最初是雙錯,后來一個淺刃一個錯刃,退役那個賽季就又都雙錯了。叢瀾的點冰跳就是我夢里想要擁有的那種技術。”
這是一場比賽,不是一場賽后復盤,所以gs在賽時給的標識很少。
模型四在這個時間段里也不是逐個分解每個步法的。
它只是針對每個打分的技術動作,給出相應的標注。
詳細一些的可能是后續的接續步里,將叢瀾這一長串步伐進行了拆解,不必冰迷一點點暫停和反復觀看以分辨,gs直接套了叢瀾的既有編排數據,結合賽場實情,在左下角變換著名字,跟著她的速度標記步伐名稱。
外勾、內勾、捻轉捻轉
名字的切換速度就是叢瀾腳下冰刀的速度。
看得人眼都要花了。
這個功能還不完善,對選手的步伐辨析沒有百分百的成功率,叢瀾臨時換了一個步伐的時候,gs就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