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修竹在小綠屋里哭成了傻子。
比他拿到了jgf金牌的那天哭得都大,比他拿到了c的金牌時都要激動。
是的,第三,一枚銅牌。
僅僅是一枚銅牌罷了,但這是他努力多年的回饋,像是在說,孩子,你做到了。
于謹在場外等著沐修竹,他感慨得不知道說什么好。
“太”
太意外了
太好了
還是,太驕傲了
并不算意外。
按照沐修竹最近兩年的情況,他的前景是非常好的。而且沐修竹有叢瀾沒有的一點,那就是他是男的。
這話好像是個廢話,但卻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尚未發育的沐修竹,他現在肌肉含量不高,力量未曾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現在的跳躍依靠的是舍掉一定的高遠度來實現四周,并提高轉速,來確保跳躍的成功率。
這也是大多數女單在練習的技術方式。
但就成年男單來說,沐修竹面對著他們是不占優勢的。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一個力量感十足的跳躍是非常漂亮的,也是加分很高的。
沐修竹現在受身材影響很大,他的跳躍高飄遠,不缺力量感,但不穩定,也沒有那么高的成功率。
他很需要有更多的肌肉。
男單的發育關好過,除非他一口氣長到一米八以上,或者骨架迅速擴大,否則,沐修竹一定會受益于發育帶來的影響。
女單的發育期在長胖、三圍、激素導致的身體變化,這些對女單都是拖后腿的。
就性別差異而言,男單在花滑上的發展要更明朗。
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女單選手困擾于發育關的影響,從而不得不退役。
練習花滑的人太多了,從novice到jr到sr,每一次升組都是一個坎,每一年每一個賽季都是一個挑戰。
但因發育關而退役的男單,并不多,十個女單對應的可能只有一兩個。
孫婭然現在反復重復著的“未來可期”并不是一句空話,有著于謹的教導和整個花滑部團隊的協作,無大傷、強跳躍的沐修竹,未來真的很寬廣。
有人在遺憾,覺得如果表現得更好一些,了兩套節目,說不準這次的第一就是沐修竹了。
但競技場上沒有如果。
這也是為什么,競技體育總是能吸引人沉浸其中。
叢瀾“小沐你是最棒的”
褚曉彤“對我們小沐就是最棒的”
聲音混到了其他觀眾的吶喊中,后臺里坐著的沐修竹聽不見,但他能感受得到。
此刻,全場都在為他吶喊。
沐修竹走上冰場的時候,腳下都是抖的。
以前上場比賽發抖,是害怕。
現在,他是高興。
小時候很喜歡這塊冰,東北的冬天太長了,隨處都有野冰可以玩,就連路上都能打個出溜滑。
他豆丁大小那會兒,在哈爾濱跟人玩拉雪橇,還去穿短道的冰鞋,跟著冰場澆冰的大桶來回躥,凍得鼻子發紅都不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