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背景發生在19世紀,巴黎的紅磨坊是很多人頹靡度日的享樂所在,女主是這里的頭牌舞女,她也是交際花,渴望成為一個巨星,并打算借助第三人公爵的權勢,達成她想要的生活。
她已經計劃好了一切。
就在這時,鋼琴詩人男主來到了這里,他為紅磨坊寫曲子,他被女主誤以為是公爵,得到了對方的獻媚與表白。
這樣致命又美麗的錯誤中,兩人的愛情悲劇悄然注定。
公爵以利誘導,女主想要得到他的投資便要成為他的情人,于公爵而言,女主不過是一個花瓶、一個顯擺的物件,他不在乎她的情緒感受,也不認可她的內心價值。
他同時以威勢相逼,若不答應便殺死男主,女主為了保全男主選擇妥協,她騙男主說我根本就不愛你。
故事似乎又老套了起來。
過度的勞累導致女主患病,她在舞臺上,陰差陽錯之下,本該遠走的男主與她搭戲,在對方的傾訴之下,她被打動了。
公爵選擇了退讓離場,雷鳴般的掌聲里,幕布之后是發病倒下的女主。
男女主的愛情有了結局,卻直接走向了be。
其實很多故事闡述起來都很簡單,這也不過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凄美愛情,但它又是很不一樣的。
導演的美學中,于高反差的色彩里,電影中的每一個人包括配角,都有著他們推動情節的重要作用。
那些無比契合的歌舞音樂,也在認真地、深刻地闡述著、說明著、回答著時代變遷之中,人們的精神世界隨之產生的變化。
紅磨坊這部影片有著繁復華麗的畫面與音樂,也在這樣的視聽表達中,講述了全人類都普遍存在的困境,是理想之殤,是現實與初心的妥協與消解,是人生選擇時的不斷退讓與調和。
正如花滑這兩年的變化。
身處其中的人感受更為深刻,似乎選什么都是困惑的。
女主,男主,公爵。
誰又是誰呢
與皓月不同,自由滑的選曲是叢瀾一早就定下的。
老實講,她想滑的曲目太多了,不止是探戈這類特別的舞種,她想嘗試很多新東西,只是要循序漸進,不能貪多嚼不爛。
前兩年就想滑,卻一直覺得還不到時機。
今年休賽季在決定曲目的時候,叢瀾直覺就要滑紅磨坊。
這是一個很早就聯系了人進行制作的曲目,不管是重新編曲還是找編舞師合作,都符合運動員籌備新賽季比賽的正常流程。
皓月不是,那是叢瀾推翻了自己已經差不多編好的原定曲目,臨時定下的選曲。
后續的演奏、編曲、編舞等等,是在一個多月內加快流程弄好的。
非常累,但她覺得值得。
至于紅磨坊,不單單是她想要挑戰新鮮元素,還因為她想借由這個節目對外訴說一些東西。
無可避免地,叢瀾的自由滑曲子構成里,選擇了最關鍵的探戈,也就是基本上所有選擇紅磨坊的運動員都會第一時間認可的etanderoxanne,中文翻譯是羅姍娜的探戈,也翻成羅姍的午后探戈。
這個音樂片段是整個電影里最搶眼的部分,它出現的時間點是女主被迫與公爵見面,男主得知了以后非常的嫉妒。
曲子并非原創,與整個電影的十多個樂曲一樣,它是導演從名曲里選擇并進行改編后更適合電影情節的版本,原曲是theoice創作的roxanne。
這個探戈曲矛盾重重,充斥著女主與男主的感情掙扎,雙方的信任錯失、心浮氣躁,兩人的情緒起伏大,情節緊張、轉變復雜,是一個便于闡述故事進展的曲目。
對冰舞來說,組合的配合能夠充分地演繹出男女主雙方的情感,從男主的默默忍受到最后的妒火爆發,有壓抑有高潮,對觀眾是一場視覺盛宴。
單人來演這段時,也可以單方面選定角色去描繪故事走向,不論是女主為了自己的夢想延續而被迫赴約會見公爵,以求得到后者的資助,還是她掙扎在真愛男主感情里的不可說,這都是一段非常豐富的音樂。
最關鍵的是,這一個片段里女主的明媚動人,她的迷人氣質,是讓人難以自拔的。
很多選手在演繹這段的時候,經常會走向一個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