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借口總是隨手就來。
沐修竹嘀咕“怎么感覺今年的三四格外多”
好像sa里也是,自由滑配置難度好高的。
其實不是這樣。
沐修竹但凡跳出來前三的位次去看,就能發現,自由滑配置的提交表格中,十二個人里只有三個人是要上三四的,再多仨二四,然后是四個一四,在之后就是倆沒四周跳的。
但這群人根據過往成績,沒四周跳的一個男單他的表現力很強,e和分給的比較高,這些抵消了他沒有四周跳的劣勢,是可以在自由滑排名里達到前五的高度的。
且,一些二四以及只有一個四周的人,若是發揮正常沒有太大的問題,也是可以戰勝那些三四失誤的人的。
說到底,花滑賽場的成績,要看發揮。
寫在紙上和訓練場上的bv,沒半點用處。
是以,沐修竹覺得應答與殷英千在短節目成績落后的情況下也依舊有著超越的機會。
不然全看報名表上的bv,那他就把兩個4a寫上去了。
“可以的啊加油啊”沐修竹伸出手。
雖然還是覺得自己可能不太行,但另外兩人下意識地將手放了上去,三人小小聲用力地給彼此鼓勁。
沐修竹拍拍他們,小碎步跑走了。
應答看著自己的手,抬頭“習慣了。”
殷英千摸了一把自己的下巴,傻笑著“嘿嘿,我也是。”
他倆也勾肩搭背地離開,打算去找教練商量自由滑要怎么做。
但三人不清楚的是,他們找的這個角落,是有直播攝像頭的。
拐角那里有一個高處的全景,它因為要拍整個空間,就布置得比較高。
雖然不是在三人的腦袋正上方,但也大概可以拍到他們仨的動作,只不過由于距離和角度,鏡頭拍到的人的形狀有一丟丟的變形,給拉胖和拉歪了。
收音的話質量還是蠻好的,哪怕比較遠,也依稀能聽到一點沐修竹他們刻意壓低的話。
又因為三人說著說著就會提高聲調,意識到了以后再降下去,收音就會忽然清晰忽然低沉。
這么一來,看到這一段直播視頻的,大概可以猜到他們幾個人在聊什么。
還有冰迷靠著模模糊糊的聲音,利用只言片語,反復去聽,最終拼湊起來了整個內容。
這也迅速席卷了冰迷們的熱度話題。
她們正在為男單的結果感到高興和傷心,沒想到,三個人居然這么勵志,目標是兩個領獎臺
一個id是舒星白文的人,發了一段話。
ta說我很早之前就注意到了沐修竹,那個時候他還沒有換教練,也不曾在比賽場上展現過半分自信。我當時以為他可能要不行了,但后來,他越來越自信,技術進步越來越快。
我知道很多他的粉絲認為,總是用“叢瀾師弟”去稱呼他,是一件不尊重沐修竹本人的事情。
可是,我們所有人都必須要承認,正是叢瀾的接納與鼓勵,于謹的教授與陪伴,讓沐修竹成為當前我們的國家隊男單一哥,他改正了錯刃的毛病,有著平昌銅牌,未來可期。
現在,他能這么果斷地,為了一個新的榮譽而奮斗,這樣斬釘截鐵地說“領獎臺上至少兩面國旗”,我不知道要怎么形容我內心的激動,就好像我的孩子長大了,他真正成為了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樹。
有人在罵,說沐修竹好高騖遠,現在這樣的排名要怎么去站兩人,我想回答的是,所以你們只能在網絡的另一端泥濘地、打斷脊骨地趴伏著。
而他,在為了國歌響起、國旗升起,卓絕不斷地努力著。
這一段話沒有太多的溢美之詞,也不是夸張得讓人如何的用語,可就是這樣的平靜,顯得尤為真摯。
許多人在興奮和欣慰,覺得三個孩子沒有放棄,還有著這樣一個目標,真的太驚訝了,也太好了。
一些人在嘲諷,說沐修竹異想天開,應答與殷英千也是半分不知道自己的厚薄,怎么還敢應下呢太不自量力了,瞅瞅那個技術,瞅瞅這個得分,拿什么跟另外的選手比較呢
可為什么不能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