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論怎么說,敢來、愿意來,就是運動員最真誠的選擇。
譬如那些技術簍子們,霓虹的木須隆明、阿美莉卡的ortonhe就不敢來c。
正因此,冰迷們現今戲稱c是照妖鏡,敢來的運動員不論技術高低,起碼在對待花滑的態度上,是端正的。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跟同伴將行李放下,從酒店出來去周圍轉轉。
她來得早,后天才比賽,不過據說中國的比賽規格都很不錯,所以她很愿意提前過來。
事實上,她覺得這里真的不錯。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上次來中國還是2015年的世錦賽,當時是在上海。
那個場地已經很不錯了,只是她沒想到,才過去了四年,居然變化這么大
“蘇、ziyou”她學漢語很為難自己,好不容易才發出了類似的音節。
俄語母語的人,在中文上真的很艱難。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好美的城市”
奧體中心緊挨著5a級的金雞湖景區,周邊的環境非常好,建筑與自然的結合也格外融洽。
運動員下榻的酒店就在不遠處,離之后的比賽場館很近,如果跑步的話還能繞著這邊欣賞風景。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掏出手機,一路走一路拍。
路上有很多穿著制服的志愿者們,到處都是來這邊玩的游客,見到外國人出現都沒什么驚訝的,早就不是以前那樣稀奇了。
也有買了門票提前來蹲守,想看能不能在奧體中心的場地里看見參賽選手的。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走著走著,還被人要了簽名和合影,對方雖然叫不出來她的全名,卻能喊出她的“瑪利亞”。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受寵若驚。
花滑的冰迷們說冷漠吧,也還是挺長情的。有許多人都喜歡全項目,追花滑長達數年的比比皆是。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告別了這位冰迷,笑得很是開心。
被肯定了
尤其是闊別賽場兩年多,來這里的第一天就被人認了出來,這種感受神奇又欣慰。
她在網上看過去年的c,還有世錦賽,知道在中國舉辦的賽事都非常新穎,與世界各地的花滑比賽都不一樣。
真要形容的話,就是中國在辦的是突破性比賽,其他國家只是在敷衍而已。
可是,網絡上的視頻、照片,都無法真切表達位于賽場內部的全部感受。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尚未進入比賽場館,卻在外圍的露天環境里,就已然感知到了這場比賽的用心程度。
她與同伴交談“我終于知道了日新月異是什么樣子。”
而等到她次日上了副館的冰面,方才明白為什么去年的世錦賽,二百余選手里居然有一百多人反復在自己的賬號里夸贊中國賽場的冰。
太舒服了,太優秀了,腳感太好了。
好到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忍不住蹲下去,用手指、手掌,甚至想用臉頰去觸碰和感激。
她覺得自己的靈魂在此刻不住地顫栗著,不是懼怕,也非膽怯,而是源自深處的渴望
我要滑冰,我要在這里滑冰,我要一直滑下去
用最好的狀態,用最好的表現,來回饋這塊冰面。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粲然一笑,跟萊昂內爾杜魯門說道“來吧”
來吧,我的舞伴,讓我們在這塊冰上釋放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