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在索契冬奧之前,給叢瀾編曲會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但現在不是了。
當風暴誕生,皎月盈滿,2019賽季的曲目就成為了世界層面的困難,對編曲團隊、編舞團隊來講,都是遇到的最大挑戰。
叢瀾是誰啊
她是花滑唯一超越金字塔尖的人。
以前還能夸一句“金字塔尖上的人”,上賽季過后,人們已經不再用這個形容詞來描述她了。
不夠,太不夠了。
她凌空之地,合作者又怎么能墜在地面
尤其是珠玉在前,最差也需要與前面的曲目效果相當。
為此,國家隊拋出了橄欖枝,但沒有團隊敢接。
有猶豫著說要試試的,最后也痛苦地還回了資料,表示實在無能為力。
“超越”,在2019賽季成為了所有人的壓力。
而這個壓力是無聲蔓延的,對叢瀾是,對于謹是,對堂溪茱迪是,對整個國家隊都是。
在此時,靠花滑從業者就不夠看了。
張簡方拉來了國家團隊,都是相關層面的大佬,負責指導手下人工作。
堂溪被塞了進去,一是作為花滑組的組長與多方協作,二是把握這個機會學習。
很痛苦,堂溪半夜都要哭著給茱迪打電話,問后者自己是造了什么孽,三十多歲的年紀還要重新學起。
她根本就不是作曲編曲的料
可是她懂花滑,也是當前國內編舞師佼佼者,更是從國家隊走出來的根正苗紅自己人。
茱迪只能安慰她,又慶幸自己沒被塞進去。
直到曲子差不多了以后,編舞團隊正式成立。
花滑組組長茱迪。
茱迪
與以前小打小鬧不一樣,這次花滑部的意思很明確為了冬奧準備。
準備的不單單是運動員梯隊,還有后勤團隊的所有方面。
作為曲目呈現的關鍵部分,編曲和編舞自然不能像以前一樣。
茱迪“所以以前不是過得挺好的嗎”
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方方面面都是如此,花滑圈歷來的傳統便是運動員掏錢去找曲目和編舞老師,哪怕俱樂部出面,也是這樣的。
俱樂部自己養著的老師們,也不一定就多好,拿著一套模版出幾十個節目的,大有人在。
否則叢瀾她們近年每次的長短曲,為什么會格外招人喜歡
因為有創新,還滿滿的都是用心的痕跡。
桑瑩才比了多久,都能出經典曲目了,一半原因是她表現力不錯,還有一半則是曲子和編舞很加分。
放在以前,確實夠了,但在京張冬奧周期是不夠的。
叢瀾沐修竹他們幾個能單獨聯系大師,大部分孩子卻是被打包給合作方的,而他們收到的東西水平高低不一,有的能看出來濃濃的敷衍感。
錢不到位嗎當然不是,這可是超大的一份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