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在空白后就從輕快編成了沉重,打擊樂的氣勢加強,蓋過了原本的弦樂,也驅走了那遙遠的夢。
朱鹮在蹲轉里,隱沒了她的身形。
她小小的,將自己縮緊,雙臂緊緊地抱著身體,用翅膀保護自己的頭頸,再沒有了那般舒展的身軀。
場中有觀眾忍不住啜泣開來。
“不要”有人捂緊了心口。
蹲轉的聯合轉里,每一次變換姿態,都像是跌落的朱鹮在尋找它的出路。
翅膀一次又一次被禁錮,前進的步伐變得緩慢,每一步都好似走向死亡絕境。
就連呼吸,都那么的艱難。
定音鼓敲出了絕望,管樂回蕩著陰冷,女聲的掙扎,那是悲慟地吶喊。
幼鳥已經成為了領袖。
她是頭鳥。
她在尋找,繼續尋找棲息地。
這一幕太難受了,難受得讓人想哭。
孫婭然的聲音里已然帶著不舒服的哭腔“一類生物的滅絕之路,美好在我眼前剛剛閃現,又快要被什么吞噬掉了。我心好疼。”
一抹極細弱的美好,就這樣顫顫巍巍的。
叢瀾喜歡人鹮共生這一片段,在舞劇里這是雙人舞,朱鹮與樵夫的共舞。
茱迪問她,你既然喜歡,這一選段也足夠撐起短節目,為什么還非要加上前面的呢
叢瀾說,因為美好就是要在人們的眼前被打碎,才會讓人意識到,美好是需要被珍惜的。
無論最初是多么美,唯獨碎了,才能給人最深刻的體會。
茱迪
她覺得叢瀾特別狠。
可前一秒的活潑幼鳥遭遇巨變,危難之際扛起最后的責任,帶著所剩不多的族群去尋找新的生機,給出的沖擊感更為強烈,也讓短節目的視覺震撼更能引發觀眾的內在感動。
叢瀾的姿態看上去,像是快要碎了。
黑幕一層層地壓了上來,朱鹮飛不動了。
卻還是拼盡全力,以一個3f3o的連跳,做最后的努力。
沒有人知道叢瀾這個步伐接連跳究竟是怎么做出來的,分明有著幾乎要落在冰上的破碎,如一根羽毛,又像是沉重的石頭,卻又不失輕盈,起跳那瞬,就像是從石頭中掙扎而出
而她成功了
突破了黑暗,穿越了云層,當清明的天空再次出現,屬于人寰共生的琵琶聲音響起,朱鹮有了復蘇的跡象。
宏大、恢弘,磅礴的旋律源于生命的沉重與真切,朱鹮終于能夠舒展雙翼,自由呼吸。
她以白紗為翼,舉止間再現俏皮,但難掩疲憊與端莊。
昂揚的頭顱向前,旋身之際靈動的手指悄悄輕扯指間的勾繩,考斯滕之中的綁帶長手套就多出了一小條淺淺的暖色。
輕盈的足尖在冰面起舞,向死而生,由死到生,充滿了生命力量的3a飛過藍天。
你一定要自由,自由地,翱翔在這天地之間。
3a的騰躍和旋轉間,那輕輕的兩條蜿蜒薄紗,也在空中幻化出了虛影。
就像是她突破險阻的翅膀。
孫婭然突然說道“如果這個片段是由雙人演繹的話,我想很多人會以愛情的角度去闡述。但我更想說,如果有人,如果看見了朱鹮的再度復蘇,那么,疲憊絕望的研究員內心的愛不是對一個朱鹮少女的愛,而是對大自然的感恩。”
她有點不太清楚自己在說什么了。
說完了以后,孫婭然懊惱,覺得沒有講清楚。
“我看見了大自然的恩賜,在一份美好要消失之際,它延續了下來。”孫婭然思考了措辭,這樣補充著,“這個3a的命運感讓我感到欣喜,我好像在失去之前,重新抓住了她。”
命運感,悲壯感,史詩感。
以現實的朱鹮發展來講,當中科院的研究員重新在陜西看見了那幾只朱鹮,也許他的心里,也有著復雜的體悟。
對自己的堅持,對大自然的感恩,對朱鹮的類目,對未來的懼怕。
卓錚的措辭要更簡潔一些“我嘞個去太彪悍了這3a別說能當教科書了,載入史冊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