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謹翻了個白眼。
每年的訓練方針,是跟著isu新規走的,這樣不容易犯錯。
但今年,于謹就不太喜歡。
也不是弄出來的訓練計劃不好,而是,今年的規定有點神經病。
叢瀾的跳躍質量擺在這里,所以大家對跳躍的整個過程要求就會很高。
起跳、空中、落冰,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要求。
新規里則是放寬了扣分條件,比如去年起跳錯刃、低質量起跳,e的扣分范圍還是2到4,今年就調整到了1到3,力度減輕了。
懲罰加重的倒也有,存周的e從1到2,調整成了2到3;周數不足,也就是090°的缺周,之前的e是1到2,新規則細化了一番,卡在90°的就是標記q,然后2,在這個區間里的就是1,不標記。
再就是起跳,oor之外加了一個cheated,也就是低質量起跳以外多了一個錯誤起跳,e是1到3。
這個cheatedtakeoff范圍很廣,就比如點冰跳用了整個刀刃來起跳,屬于違規;
還有一種就是exteation,即大范圍的旋轉,但它沒跟re連上,可是實際似乎指的就是re。
所以吧,分析這次的新規時,于謹一直感覺怪怪的,乍一看沒什么大問題,連這兩年冒出來的新賽場毛病都開始抓了,好像還行。
仔細一算,又感覺哪兒哪兒都不對。
t跳的踩刃現象越來越嚴重了,特別是4t的借踩刃用力方式,平昌周期很多,會四周跳的女單男單也很多搞這個的。
4t踩刃這事兒,有時候是失誤,有的人則是練的時候就是踩刃的。
t,點冰跳,很顯然,它用到的是刀尖。
盡管刀尖不是刀齒,屬于冰刀弧度的前端,而非豎著的那幾個刀齒,天然的在起跳時會有一個向下壓的動作。
但是,點冰就是點冰,不是刃跳,后半部分的刀刃是不能挨著冰面的。
之前比賽里有一個男單把4t踩實了,被人嘲諷就是個4s,但這也是不對的。
因為4s的技術動作,與4t踩實了刀刃,是不一樣的。
一個跳躍看的不單單是起跳瞬間,還有它的進入方式、冰上弧線、起跳痕跡,這些才構成了一整個跳躍的類別。
第二種,感覺是isu想加個re的明確條款,但做了一半就不做了,extensive這個幅度根本沒給數據,是180°還是怎樣完全沒有。
總體來說,cheated這個分類加進來,是很不錯的。
可是沒有細則,就又顯得半途而廢了。
他們教練不是只看了規則就行的,得看為什么出這個規則,它的傾向是什么。
沐修竹懵了,問師姐“什么傾向啊抓起跳不好嗎”
叢瀾指揮他去清冰車里給自己找碎冰,自己則是去扒拉于謹包里的塑料袋。
“抓起跳很好,但整個傾向不好。”她說。
叢瀾沒去開教練組會議,她只是比沐修竹多了個腦子。
“強調了點冰跳踩刃,但放寬了起跳質量的扣分,這部分包括用刃模糊和用刃錯誤。”叢瀾接了碎冰就套袋子,邊跟沐修竹說著。
沐修竹靈光一閃“f和z”
叢瀾“孺子可教。”
一個踩刃,換了不知道多少的起跳犯規。
尤其是用刃模糊從1到3,改成了1到2,這一點的操作余地非常大,因為ai的出現是完全可以把用刃模糊這個規則取消掉的。
人眼看不出來,科技不行嗎
同時,用刃錯誤這一條,也從3到4,改成了2到4。
f和z最容易出錯的就是起跳,并且,進入曲線里用刃正確,起跳瞬間錯刃,是常見的事情。
大多數時候,瞬間錯刃是會被放過,認成正確用刃,最差也是個用刃模糊。
能f和z雙對的,不管是周跳還是四周跳,人數都非常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