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練出來這個正確技術的,絕對下了苦功夫。
每年說著要改刃改刃,多少人逐漸放棄,不就是因為它太難嗎
放過錯刃一事,延續用刃模糊這個概念,對正確用刃的運動員來說,是一種側面的優勢削減。
沐修竹“原來有人負,現在e是負二了。”
叢瀾看著他。
沐修竹“我說得不對嗎”
叢瀾提醒他“滿分是5,起步是5。”
沐修竹沒反應過來。
叢瀾嘆氣“扣分的基礎分是5,3是要在5之上的,也就是最后結果532。”
沐修竹“”
草,我忘記了。
就像是終于落實在規則里的cheatedtakeoff,它1不是說e從負分打起,而是這個跳躍的滿分不能是5了,得從4分開始往下看,如果還有別的扣分就繼續扣。
花滑的規則里加分要看情況,扣分則是實打實地裁剪單項e的最高分。
規則里明確的一點是,裁判打分期間要以利于運動員的選擇為主,這也是同時寫進ai里的。
gs牢牢地遵守這點,不論運動員國籍。
裁判可能會偏私,gs不會。
故而,將扣分放淺,ai層面確實會執行得比較到位。
但叢瀾沒有說的一點是,4o確實分數上來了,但4o、4f、4z不應當同分。
哪怕是4f和4z,后者是一個非常扭曲的跳躍,對右腳的磨損會稍高一些,它的起跳與弧線進入的方向相反,等于整個人是擰巴著起跳的,難度自然比前者高。
而且花滑這邊大多都是男單錯f,女單錯z,研究表明這倆跳躍跟運動員的骨盆構造有關,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
isu承認4o的難度,叢瀾很高興。
但它開始模糊這個跳躍,讓叢瀾覺得“啊還是熟悉的你”。
真心承認4o的難度,怎么沒有人來問她呢
記者媒體們還會問問四周跳的種類區別細節在哪里,難度區分的依據是什么,你練出來的順序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現在的賽場上跳躍種類的分布為什么會這樣
最有權限,也最方便找到運動員詢問的isu,反而從來沒問過叢瀾這些問題。
并不是,他們能夠自叢瀾的采訪里得到依據。
因為技術的剖析是嚴謹的,身為制定規則的最高組織,isu應當有嚴格的數據采集與分析,而非看了采訪聽了某些運動員的個人主觀感受,從而制定新規則。
在以前,isu給出不提高4o分值的理由,就是他們無法以運動員的主觀感受,來不公正不嚴謹地判定跳躍難度。
現在他們倒是可以根據采訪里的“感受”,做這事啦
不然4o的bv調整怎么來的
又怎么就認定個四周跳的難度一樣了
悖論了。
按照于謹他們的分析,這一條的目的在于支持更多種類的四周跳出現,而不是真正認可跳躍難度的區別。
也挺主觀的。
然而這樣一理解的話,就正常了。
畢竟,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很isu。
新規則的傾向上,于謹覺得isu真的擰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