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跳的摔冰可怕,5t的摔冰就是可怖。
后來加了釣竿,陸地和冰上訓練都有。
前者終歸不是真正的冰上狀態,所以效果甚微,于是就多了很多冰上的訓練。
縱觀叢瀾的整個花滑生涯,她用到釣竿的次數屈指可數。
于謹也難得有這樣的體驗。
一開始兩人配合不是很好,兩三次之后就還行了,于謹用釣竿吊著叢瀾,完成了很漂亮的5t。
那個時候周圍的人都在喝彩。
于謹和叢瀾也高興,只是兩人明白,這個用處不大。
釣竿的好處很多,它可以讓運動員提前感受高難度的跳躍,從軸心到空中、落冰,擅于感悟的運動員進步飛快。
當然,也有用了很多次都沒什么進步的。
叢瀾的目的不是5t,是4a。
她也試過釣竿4a,怎么說呢,很丑。
許多人都喜歡叢瀾的3a,不管是哪套節目里的,能看出來的共同感受都一個特點自由。
她的3a不是硬擠出來的,也沒有戰戰兢兢的膽怯,抬腳就來,隨意就上。
像是看見一顆種子的破土而出,又像是清風掠過了山崗。
她是一個強大的戰士,是古祭里的神巫,有著令人不由臣服的魅力。
但與之相關,叢瀾的a跳沒辦法用不自在的釣竿去完成。
哪怕她缺了這么最后一點點的“力”。
興許多出一毫秒的滯空、一毫米的高度,就差那么一丁點,就夠她完成這一跳了。
可就是缺了這么一點點。
滯空時間靠高遠度,足周靠轉速,所以她練5t以彌補轉速的缺失。
4a的摔冰太嚴重了,宛如數噸的卡車朝她撞來。
說要練出所有的四周跳,她就真的在練。
于謹控制著她對4a的練習頻率,賽季時絕對沒有這個跳躍的訓練,不是他不想看到這個跳躍出現,而是他知道,叢瀾不能因為4a放棄所有。
她不練4f,不把更多的四周跳放進自由滑,并非她對跳躍的打磨速度太慢,而是她需要將這些時間和精力擠出來,去給4a。
于謹可惜過“你一個4a,夠你練二十次4f了。”
那個時候,叢瀾捂著肋骨縮在椅子上疼得話都說不出來。
不知道的人以為于謹現在的生活就是看著叢瀾訓練再參賽然后拿獎走人,他輕輕松松什么都不干,等著叢瀾的成績送自己直上云霄。
不是的。
他在延長叢瀾競技生涯以及維持訓練平衡上,努力得跟當年考大學似的。
4a很難嗎
當然難。
如果當初練4t和4s是為了索契出奇制勝,練4z是因為叢瀾天賦異稟,至少這些時候,于謹能看到四周跳的影子。
但在4a上,他看到的只有一個運動員對極限的追求。
女性運動員在這方面,實在是太難了。
于謹沒看見4a的影子。
直至今年年初,叢瀾在傷病復冰后,從失敗的4t直接跳5t,那道凌空的身影里,他見到了屬于4a的色彩。
叢瀾不偷周,她不會這個。
t的re是180°,她能在4t和3t里減少這個數字,但在5t里她會接近這個數字。
但沒有超過,因為數萬次的t跳早已經讓叢瀾固定了這個跳躍的肌肉記憶。
5t成了。
卻又不算太成功,她落冰后不足周,差了三分之一,滑出后雙足落冰,否則就直接摔了。
三分之一的缺周其實足以讓一個運動員摔倒的。
神奇的是,叢瀾這一跳確實沒摔。
真的不好看。
但它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