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謹是去找張簡方的,他現在很有危機感,在國家隊這邊訓練的時候,維持著一周找張簡方兩次的頻率,都快把人給催毛了。
“請進。”低頭聽見敲門聲,張簡方跟著就來了句。
等抬頭的時候,才看到開了門站在那兒的于謹。
張簡方“”
他突然就覺著頭有點疼。
于謹走了進來,反手關門,帶著一份文件。
張簡方嘆氣“地主都沒你這么勤快。”
于謹“那是,地主家的長工才是最勤快的人。”
張簡方“”
你這話說得我沒法兒接。
他嘆氣“我知道你的想法,我也跟宋老聯系了,他認為鼓勵我們的退役運動員去考裁判證,是很不錯的一個想法。”
于謹“是的是的,我覺著宋老的意見很應該被尊重”
張簡方笑罵“你別來這一套啊”
其實在前幾年,花滑人才斷層、優勢項目成績下滑的時候,他們這群人也一直在思考,中國的花滑要怎么去做。
張簡方當時是提出,isu那邊的技術委員會里,缺少中國的聲音。
宋老當初作為唯一一個被認可的isu級別裁判長,他的想法是,我們要啃新規則。
新規則很瑣碎,每一年都有補充和更改,當務之急是要多研究新規則,不能在這個方面吃虧。
所以后來,國家隊這邊的教練團們就養成了定期開會的習慣,特別是每一次新規則下來,他們就要去思考更改了什么、以后的方向是什么。
張簡方“你知道,我們運動員的訓練和學習,是割裂的。裁判考試的要求高,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么多年來,我們目前也就六個國際級裁判,他們還不能執法世錦賽冬奧會這類的大賽。”
裁判分兩種,一是國際級裁判,二是isu級裁判。前者需要進行比試和考核,都通過的話,經過一定年限才能考isu裁判,成為被認可的isu級裁判。
說白了,就是考完以后要熬資歷,才能有再往上考的資格。
像是一些工程師的考試,越往上,要求越多,工作經驗是必須的。
裁判證跟這個差不多。
而兩種裁判的執法權限不同,國際級裁判只能執法亞冬會、四大洲這類的比賽,冬奧、世錦、世青賽只有isu級裁判才可以。
宋老在職的時候,花滑這邊除了他以外還有兩個人也是isu級,可惜其中一個在執法世錦賽的時候,國際滑聯給了嚴重警告,說他偏袒俄羅斯選手,最后被剝奪了裁判資格。
至此,一人算是被免職,宋老又退休,目前只有一個在國際滑聯技術委員會里。
于謹“我問過堂溪了,她說想去考裁判,她外語挺好的,等忙完冰演和推廣,就能騰出手來了。”
張簡方“挺好啊,虞悟呢他什么想法”
于謹“哦,他倆不是談戀愛了嗎打算賺錢,開自己的冰場當教練。”
張簡方“不錯不錯,也可以。”
不等于謹再說,張簡方就道“你這一次又拿了什么過來”
于謹“叢瀾的小分表。”
張簡方“”
于謹“我還拿了兩個分站賽所有人的小分表,想督促你看一看,我們在國際上的劣勢。”
一直以來對于中國選手的偏見,加上裁判內心不知道有沒有的人種歧視,有些人在打分上格外嚴苛,簡直是赤裸裸的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