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瀾哦豁
總之,叢瀾用短時間學會了基礎的飛天舞姿,瑞塔在采風中把握住了這種舞蹈的特色,堂溪輔助她,一群人努力地錄制剪輯出了曲子,第一版飛天出現。
然后就是不厭其煩地修改、實際演練,再請專業的敦煌舞老師來糾正舞蹈細節,花費了無數人的心血,最后,才有了今日的飛天。
考斯滕還是叢瀾給自己設計的,參考了壁畫和敦煌舞,結合了花滑的需求,最后出了這么一件。
中間也是改了數不清多少次,更因為暫時不急著要,半個月之前叢瀾才拿到最新版本。
原想做分體式的抹胸下裙,最后發現這樣設計不太方便,很影響花滑動作,也就作罷。
顏色選擇了深綠、深紅、淺黃、橘色,用肉色布料作為打底,遠看的話是件抹胸和下裙,實際上是一整條裙子。
衣領做了中高的高度,上半身接了深綠色的抹胸,往下是貌似露出的腰部和肚臍,下半身是散落的裙子。
裙子這部分的設計挺有意思的,考慮到了旋轉、跳躍的需求,太長不行,太短又不好看,會失去飛天的特色。
思慮良久,改成了最長到膝蓋、最短到大腿中部的多層裙擺,里面是深綠色,外層是深紅色。
腰部設計了垂落的長短不一的飄帶,最長不足膝蓋,顏色有橘紅、赤靈、深綠、淺綠,兩指到三指半的寬度。
叢瀾本來想在底端綴個珠子鈴鐺什么的,后來發現打在身上真的很疼,利索地放棄了。
叢瀾還是小命要緊。
腰部還壓了一條很輕的合金腰鏈,墜子不長,就一小節,不亂也不打人,很方便。
除了裙子上有飄帶之外,胳膊上也有。
淺黃和深紅兩條,中間位置被縫在了抹胸后方脊椎那兒,繞過手臂兩側,固定于胳膊肘上方的大臂臂釧上,再往下繼續,留出一定的弧度,穿到了手鐲上,最末剩下了不到半米,順著手腕延伸下垂。
雙手平舉的話,有點像是開業剪彩的彩帶那種感覺,還是左右對稱的。
于謹“”
不會形容可以不用說話。
叢瀾“嘿嘿”
郁紅葉特別挑了最適合叢瀾膚色的底紗,她偏白,冰面又是一個巨大的打光板,愈發顯得叢瀾白皙。
往常穿褲襪還能將就一些奇奇怪怪的顏色,這會兒上半身都要露出肉色底紗了,又有半個高領,跟她脖子和臉離得近,顏色要是深了或僵硬,那不就對比得更明顯了嗎
郁紅葉真是找底布找到心累,好不容易翻出來一個還算可以的。
壁畫上的飛天形象基本上可以概括為胸飾瓔珞,臂飾鐲釧,腰系長裙,赤腳外露。
叢瀾做不到最后四個字,前面仨還是沒有問題的。
后來她發現,前面這個瓔珞也不太行。
脖子里要是掛那種金屬的夸張首飾,跳躍時候砸到臉和下巴上那可真是疼啊
再換別的項鏈,小的不好看不明顯,胸部以上可是沒有裝飾的啊
大的話又重蹈覆轍,慘叫連連。
要不說孩子打小就聰明呢,叢瀾干脆推翻了最初的分體式設計,改了連體的裙子。
肉色打底布料直接做了長袖半領連衣裙,特別做出來一個領子是為了做假瓔珞辛抒懷用金色的水鉆、亮片,在領子上給叢瀾拼了一個項鏈。
沒做成金屬瓔珞的模樣,只是在領子上圍了一圈,其余的空白留著給叢瀾做別的用處了
衣袖、胸前、腰腹部的肉色空白處,用幻彩的深紅與金色水鉆,做了曲線的流水紋,分布很寬泛,并沒有離得太近。
布料特別的貼近膚色,又想營造輕盈感,所以比較透,遠看倒真的像是她皮膚上的繪畫似的。
為了配合整體,手腕間還戴了寬一些的花絲工藝手鐲,剛好壓住服帖的衣袖,勾帶延伸至指尖,固定整個衣袖的長褲,避免大開大合的動作使得袖子縮回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