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體那里時不時就冒出來,她還以為是誰在記錄訓練視頻呢。
初曉山“對,我們干的。”
褚曉彤顯然也回憶起來了以前見過的場景。
那時候,她還跟人好奇來著,因為沒看到記者主持人什么的來采訪,機器邊上就是幾個人在擺弄,好像只是錄一下,就沒然后了。
結果她現在才知道,其實是有用的,而且一直在用。只不過是直接反饋給教練罷了。
初曉山“用肉眼去觀察,或者用攝像機拍到的視頻、圖片來分析,終究是有不足的,我們需要更多的動作細節,才能針對性地進行糾偏。”
叢瀾的訓練和她的技術動作,被于謹總結成為經驗,分享給了國家隊的其他人。
而她的相關數據,以一種更為冰冷的模樣,剖析在了眾人面前,直白地敘述著她的姿態、呼吸、位置、速度等一切。
簡單來說,她的技術參數,是模型。
有用,卻又不具備普適性。
初曉山嘆氣“花滑的技術動作太復雜了。”
做起來是真的麻煩。
叢瀾若有所思。
所以,你們是在建立一種科學、系統的訓練體系嗎
她想起了意念空間里自己的小人兒模型,那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在里面訓練的時候,非人類教練能夠實時掌握她的身體數據變化,給出不斷更改的訓練方案。
她的辣子跳、菲利普跳之所以能夠那么標準、變得更好,就是因為任何錯誤都逃不過非人類教練的“眼睛”。
她甚至能將這些方案帶出來,在現實里使用。
雖然不會直接給于謹,但她要做更改的話,于謹并不會直接拒絕,而是先思考叢瀾為什么提出這樣的想法,覺得有理,就會贊成她。
不過至今,于謹都沒發現有什么地方是不合理的。
他對這事兒也很納悶,跟張簡方還聊過,總教練很激動,認為叢瀾是一個很好的教練員苗子。
于謹直接無語。
他把這話跟叢瀾重復,當時叢瀾的表情跟他一樣,特別的不知所措。
叢瀾誤會了不是
她生怕于謹也有了這個念頭,當即就解釋,說她這是直覺,對其他人沒什么用。
好險算是掀過了這一篇。
初曉山還在那邊說著“我們經過這兩年的分析研究,與科技公司展開了合作,聯系了運動測量團隊,加上一些黑科技,助力明年的冬奧。”
軟件是找科技公司專門定制,整套裝置也是花了大價錢配置的,張簡方賭上了部里近一半的經費。
初曉山看了眼時間,還有空,他就干脆跟大家介紹了一下這個地方。
“這邊是視頻采集分系統,主要是進行運動視頻拍攝,一會兒我們去那邊上冰,這里建了冰場。”他道。
怕這群運動員不理解,他好脾氣地用最簡單的說辭向大家科普著。
叢瀾邊聽邊在這里溜達了一圈,腳步輕慢,與她往日風風火火很不相同。
最后,她確定,張簡方搞出來的這個東西,真的有點偏向她意念空間里的模型系統。
很有意思。叢瀾不由笑了起來。
高科技輔助運動,這樣一個想法能進入到花滑,未來,國家隊一定會變得更好。
孩子們在冰上測試,張簡方跟著十幾個人在場邊看那個大塊頭機器里反饋的數據。
趙安泊“你看,這里就是去年到現在,叢瀾的數據變化。”
頁面上出現了一個小人模型,旁邊還有不少的動態圖示。
趙安泊“她的技術水平穩定,采集上也特別方便,一周跳、兩周跳、三周跳,戴上設備也不影響。而通過這些小的傳感器,我們甚至能夠得到她每一秒的呼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