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皇帝相信。他拿著奏折跟太子道“你去看莫慶東的平生,便可知他所說不假。”
莫慶東,是個讀書天才。天才跟瘋子之間很像,莫慶東早年沒有做官的時候,曾經做出過很多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事情。
比如,他真的“劫富濟貧”。
這些普通人不會做的事情,他敢去做。
平常人不可理解的事情,他能做的出來。
這就是選官用官時需要注意的了。
云州貪墨事件浩浩蕩蕩的席卷了三四個月,就在要收尾的時候,也就是折豪德運送到京都,簽字畫押,跟莫慶東齊齊要被斬首的那幾日,他兩突然跳出來指認英國公也參與了。
太子還記得此事上報時皇帝頭疼的神情。
不過太子自己也吃驚,畢竟英國公看起來跟這事情根本沒有任何關系。
但是莫慶東和折豪德認罪的態度很好,他們說出來的話還是可信的。于是兩人暫停監斬,關押起來,朝廷接著審英國公一案。
太子便又帶著老二老四跟著忙前忙后,然后聽莫慶東又說了個離奇的案情。
他說十三年前,云州內戰,朝廷讓英國公運動援軍的軍銀和物品,結果到達云州的時候,根本就只有一半。
他之所以敢吞軍銀,就是因為當時太亂了,亂匪多,他說怎么樣就怎么樣,根本沒有人懷疑,只有折豪德的爹發現這事情有異,只可惜,還沒有搜集到證據,就被人殺害。
那折豪德是怎么發現的他爹臨死前說的,說還有證據,只是這證據被他藏起來了。
“我爹本是要說與我聽的,結果還沒說完,就斷了氣,這么多年,我一直都沒有找到證據到底藏在哪里。”
太子聽到這里的時候,已經能感覺到,這是一場密謀多年的布局。
這事情牽扯重大,英國公無論怎么辯解自己沒有也沒有用,鋃鐺入獄,暫時關押天牢,等待進一步的證據審查。
因為莫慶東跟折豪德空口無憑,所以除去英國公以及十三年前參與運送糧草以及軍銀的人,家眷暫時沒有被關押,只不許出京。
京都瞬間人心惶惶,由云州貪墨案引發的十三年前軍銀貪污案又讓百官為之震動。
太子在東宮跟兩個兄弟喝酒的時候就憤怒的罵過,罵這群貪官污吏,罵他們膽大妄為。
二皇子也覺得不是滋味,倒是四皇子道“別的由父皇定奪,咱們只是旁觀,倒是沒什么,只端王兄,這次怕是難了。”
沒錯,端王去年剛由皇帝親自指親,將英國公家的姑娘指給了他,如今王府馬上就要落成,最多過了今年的年,他和二皇子就要出宮開府成婚了。
而如今這么一來,英國公府的姑娘還能嫁給端王嗎
太子剛開始只在憤恨百官皆有小心思,然后聽老四這般一說,才想到這一著。
然后笑了,“端王兄不是一直自詡仁義么”
若是他請旨繼續跟英國公府姑娘完婚,那正妃之位就沒了,要是請旨廢除婚約,想來就要落一個不好的名聲。
太子就倒了一杯酒喝下,道“我倒是替那位英國公府姑娘可惜,被賜給了這么個人,你們瞧著吧,端王兄雖然平日里顧及臉面,但關鍵時候,他是可以將臉面踩在腳底的人。”
果然沒幾天,余貴妃心口疼,招了大師進宮問,說是跟西邊相沖。
西邊有誰
英國公府就在西邊。
于是余貴妃就向皇帝請求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