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送了幾大箱子禮去蜀陵侯家,沒出一個時辰,消息就飛進了京都各家的耳朵里。
端王府里,端王正頹然坐在椅子上,臉色煞白,帶著一股怒氣,將桌子上的書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四斗嚇得跪在地上,不敢出一點聲音。過了好一會,端王才算是平息了怒火,讓四斗把書撿起來,然后自己去取了筆寫靜心經。
他寫的字跟皇帝有些像,又或者說他們這些兄弟的字跡,包括太子,都有一些像皇帝,畢竟自小就是皇帝手把手帶著他們拿筆寫字。
尤其是端王。
他是第一個皇子,比太子大兩歲,作為獨寵過兩年的皇子,端王后來一直得皇帝的青睞,覺得這個他教得最久的孩子有他的風采。
二皇子身子弱,不能久學,皇帝就不太喜歡生他的母妃,只憐惜二皇子,時常叫人送些東西過去。
再就是太子,他因為脾氣倔,皇帝也沒有教太久便交給了先生。后來兒子多了,從太子到老七,皇帝都只教導了剛開始的握筆和寫字,其他的便沒有再像教端王一般教導。
所以后來兄弟幾個人都從皇帝的字跡慢慢寫出了自己的字跡,但是端王卻還有四分像皇帝。
靜心經也是皇帝教給他的,說這般能修身養性,端王自小就將皇帝的話看成是圣旨一般,皇帝說什么,他信什么。幾個兄弟之間,對皇帝孺慕之情最深的也是他。
這份孺慕之情來源于皇帝對他的偏愛,別的兄弟有的,他都有,別的兄弟沒有的,他也有。除了太子是嫡子,出身不能對抗之外,他從父皇那里得到的,從來沒有弱于太子。
這份偏愛讓兄弟們率先以他為先,也讓他在兄弟們之間有話語權,也讓他覺得自己可以爭一爭那個位置。可是現在,端王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個笑話。
父皇的偏愛好像一夕之間就成了光影,天黑了,光不再照射進來,便也沒了影子。
端王想到這里,毛筆在紙上劃出了重重的一筆。
整張紙都廢了。
端王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將筆丟在凳子上,突然譏諷出聲,“父皇,好像也不是很愛護我。”
四斗什么話都不敢說。這種話,他甚至想要將自己的耳朵割掉,變成一個聾子。
端王看了他一眼,嘖道“你怕什么,本王是會殺人的人嗎”
他在書房里面踱步,感慨道“直到今日,我才明白,原來我于父皇來說,也算不得良善,只不過是一個狼子野心想要太子儲位的人罷了。”
但父皇想錯了嗎沒有,他確實想要。可這是父皇有意抬他上去的。
端王失笑,搖搖頭,“親自將我抬上了這個位置,卻又要我老老實實。父皇啊,你是什么意思,是只想讓我跟太子斗”
笑著笑著,突然笑不出來了,他的后背漸漸發涼,額頭上開始冒起了冷汗。
他的腦海里面冒出來一個可怕的念頭。
父皇會不會只是將他看做是一個棋子,是一個訓練太子的對手,他根本沒有想過將儲位給他,這么多年,他只是壓制太子的一顆棋子罷了
端王的手心發汗,他以為自己壓制了太子,但是這份壓制,卻是一份笑話。
那太子知道嗎
太子知道這個局面嗎端王越想越心慌,因為他發現太子可能比他先看明白。
所以他依舊肆無憚忌,做著皇帝喜歡的事情,爭吵,鬧脾氣,可是太子如今進了戶部,首舉云州貪墨案,甚至牽連到了英國公府,讓他的第一門婚事隨之化成灰燼,然后便是上朝
太子一步步,看著好像無理取鬧,可是他什么也沒有失去。如今,他連蜀陵侯家的女兒也要娶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