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時候,翁家夫妻到了京都。折筠霧很高興,親自去城門口接的他們,連去了好幾天,這才在某個下午接到了人。
翁瀧看見她很高興,“珺珺,你長高了。”
折筠霧“確實長高了一些,都以為沒得長。”
沈箏笑著道“你才多大,怎么可能沒有長。”
元月離開的岐州,十月三人再見,竟然覺得有些恍惚,像是經年未見一般。
折筠霧跟著兩人先回翁家在京都的宅子,是座老宅,幾十年前買的,聽聞當年翁家兄弟窮,還是老鎮國公出的銀子。
后來翁家兄弟離開京都去岐州府,還是窮的不行,寫信回來給老鎮國公,請他給點銀子,他們好在岐州買個宅子。
翁瀧道“后來我們在岐州府定了家,便覺得京都宅子無用,請老將軍送與別人,可老將軍說,我們不來京都,說不定我們的兒孫們會來,便留著吧。”
不過一個空宅放著也是閑置,鎮國公見此,便派了個老仆去給翁家兄弟守京都的宅子,順便將這宅子租賃給一些短住的人,賺得的銀錢讓人送去岐州。
后來鎮國公去世,翁家兄弟來京都奔喪,就住在這里,后來就沒有再租賃出去過。
翁瀧一邊說一邊感慨,“想不到再回來,已經過了這么多年了。”
宅子里有三個奴仆,都是一家人,是當年老仆的兒子兒媳和兒子。
他們將宅子打理的很好,沈箏見了三人,給了賞銀,然后就小聲的跟折筠霧道“這宅子如今可值不少銀子。”
折筠霧很高興,“若是三十多年前多買幾座宅子就好了。”
三人剛剛回到屋子里,就有蜀陵侯帶著趙氏一起登門,他們今日都忙著去別處吃筵席,因去的人家不是折筠霧必須去的,就沒帶著去。
兩人回來,便聽說翁家夫妻到了,連忙過來,四人坐在一起說客氣話,翁瀧知道折家夫妻是曉得折筠霧去岐州內情的,笑著道“也不用說謝,真要感謝,便感謝太子殿下就好。”
蜀陵侯“雖然珺珺去你們那里只有五個月,可你們卻用這五個月的時間把她教導得很好。”
趙氏哭道“見了你們,說一句多謝,已經是輕的。”
沈箏笑了笑,“也不是只說了一句多謝,不是還送了禮么”
趙氏“那點子薄禮哪里趕得上你們的恩情。”
沈箏“既然如此,那我就住在京都不走了,你家兒子和侄女都有,便將珺珺過繼給我做女兒吧”
趙氏一愣,蜀陵侯哈哈了一聲,“可見夫人是真喜歡珺珺。”
翁瀧點頭,“是啊。”
他竟認真的道“不若便將珺珺真給我們吧反正你們家有三個兒子一個侄女,我家卻是一個都沒有,哎,老年孤獨。”
蜀陵侯笑不出聲了。
來真的啊
這翁家的夫妻,說話做事倒是跟常人不同。
蜀陵侯道“即便是我不與你們,珺珺的心都在你們身上,你是沒瞧見她算著日子去接你們的模樣。”
四個人你來我往,折筠霧在旁邊裝鵪鶉,等他們說完話只好,她就讓人去尋客樓叫膳食來。
“是我信里提及的酒樓,曾去吃過一次,便覺得比起宮里的膳食也不差,便早早的定了一桌。”
趙氏就見著折筠霧忙前忙后,回去之后,心酸不已,“這孩子,可沒這么替我忙過。”
蜀陵侯安慰她“哎,也是人之常情,咱們從未告訴她一句肯定的話,如今讓她從心眼里肯定我們,那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