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問一下,類似的小玩意還有沒有更便宜的那種”付了錢之后,胡銘晨多了句嘴問道。
“之前出過一種三分的,不過太軟,是軟紙的,不經玩,而且,印刷太糙。賣了一段時間,城里的小孩子不怎么喜歡,拿的人少,就沒進貨了,怎么,你想拿那一種去賣”老板一邊數錢一邊回答道。
“有三分的那你下次給我拿一點樣品可以嗎”一聽說還有那么便宜的東西,胡銘晨頓時就有點驚喜。
胡銘晨覺得,在杜格那種偏僻的鄉下,也許價格才是重要因素,質量相反會退而次之。如果那種便宜的只要真的不是太差得很,也許會更受歡迎。
“行啊,我下次進貨的時候,讓人家給我搭一點在里面就是了。這也就是你,如果是別人,我還真沒那閑工夫。”老板答應的比較爽快,只是也沒忘了賣胡銘晨一個人情。
“謝謝,謝謝,老板,我不會忘了你的好的,你放心,以后啊,我只在你家拿貨。對了,我再多問一句,如果我不能來,你這邊可不可以幫忙發一下貨”
胡銘晨這是多想一步,他要上學,而且來回耗費時間不說,還要花路費。雖然他可以選擇性的乘坐三孃幫忙賣票的班車來城里,可如果每次都不給錢,讓老板知道了,會讓她難做。
此外,有時候沒有貨了,胡銘晨也等不到非要坐她三孃賣票的車。就比如今天,胡銘晨要是非等那個車,就只有明天才能來。
“發貨小伙,如果只是這個數量的話,發貨是不劃算的,對你不劃算,對我也不劃算。”
“老板,我不是說郵局,我是說,把貨拿到汽車站,托班車的司機給捎帶,給他點錢就是了嘛。這樣行不行呢”胡銘晨解釋道。
胡銘晨說的其實是幾年后的一種常態,兩千年之后,聯系方式方便了,有些人圖省事,車老板圖多點利潤,也就有了捎帶貨物的業務。
“這個沒有這樣做過啊,而且,我這邊也難有時間到汽車站去。”老板為難的說道。
“沒有關系,我就是那么一說,這方面等以后再看吧,我是覺得要是每次都親自來,浪費時間,實話說,也浪費車費。今天就先這樣,謝謝你,我們就走了。”才第一次和人家合作,并不是那么熟,胡銘晨不能過度強人所難。
告別了老板,胡建強幫助提起兩大包小卡片,在批發市場門口招了輛三輪車就往火車站趕。
晚上七點半會有一趟慢車途徑涼城市,那輛車在杜格站會停靠兩分鐘。胡銘晨他們就是決定坐這趟車回去。
來的時候,三叔胡建強的車費是他自己付的,回去一個人只需要一塊五的火車票,胡銘晨就搶著付了。
“三叔,你能陪著我來,就已經夠好的了,要是再讓你付錢,那我多過意不去。我知道你今天的錢也是借的,而且你昨天不是給了我十塊嘛,火車票錢,相當于也是你出的,所以你就別搶了。我這些東西,拿回去,明天就能夠賣了賺錢,你別不用擔心我沒錢花了的。”為了說服三叔胡建強讓他出回去的路費,胡銘晨連續說了好幾個理由。
回去的一路上,胡建強對胡銘晨總是有一種看不透和不太認識了的錯覺。胡銘晨今天的表現,完全顛覆了他在胡建強腦海中的印象和影子。讓胡建強覺得,這個侄兒有點捉摸不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