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里面,大家條件差不多,穿好點穿爛點,沒人會說什么。可是到了城里,面對著城里的孩子,要是自己穿著很寒酸,就會被嘲笑,會產生心理負擔而自卑。
“謝謝馬老師的建議,其實我也是想到城里去上中學,不過,到底是去你說的縣一中還是市里面中學,我暫時還沒想好。”胡銘晨老老實實說道。
“當然是去縣一中啊,市里面那些中學的升學率還沒縣一中來得高,尤其是高中階段。能夠每年都有學生進北大清華的,就只有高山一中和礦務局一中,市里面中學,從一中到八中,都沒這兩所學校好。”馬藝強力推薦和分析道。
市里面的中學干不過縣里面的中學和廠礦的中學,這是由當地的歷史環境造成的。
縣一中是老牌中學,解放前就存在,底蘊深厚,而且接收的又是全縣最優質的生源,其教學質量自然始終名列前茅。
整個高山縣二十幾個鄉鎮,幾乎每個鄉鎮的前五名都被縣一中給囊括,有這么好的生源,再加上源遠流長的歷史底蘊,其每年高考的成績都很搶眼。
涼城市還有一個礦務局,是六十年代設立了,當時是為了開發涼城的礦產資源。
在整個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乃至于九十年代初,人們找工作最想去的并不是什么地方上的公務員,而是國有大企業,工資高,福利好。
只要上規模的國有企業,那是完全辦社會化,不但自己有幼兒學,小學中學,食堂菜市場,理發室電影院,甚至還會有自己的執法機構保衛科。
因為國有企業效益好,在各方面的投入就會比地方上來得足。礦務局下面十幾個礦企,每一個礦都有自己的小學和初中,在礦務局機關則是設了兩所中學,這兩所中學不但有初中還有高中。
本身在小學階段工礦企業的小學就比地方上的小學來得優益正規,所以一路往上,初中高中也是優異的疊加。這幾年礦務局的效益每況愈下,可是礦一中的教學質量依然是崗崗的。
就拿高考來說,目前礦一中一所中學的本科錄取人數,起碼就是市一中到市四中的總和。因為礦一中是擊中了整個礦務局十幾所中學的最優秀學生。
市里面的中學,由于成立的時間幾乎相同,分散也比較平均,為了一碗水端平,投入也差不多,這就使得大家齊頭式的平庸。目前還沒有一所中學可以出類拔萃的將其他中學甩在后面。
因此在馬藝老師看來,胡銘晨最好的選擇就是縣一中,因為礦一中只面向自己的子弟,胡銘晨是進不去的。
然而胡銘晨的考慮不僅于此,除了教學質量之外,他更多的要考慮自己是否便于處理生意上的業務。
考縣一中,胡銘晨很有把握,如果他都考不進去,那杜格鄉就沒有人能考的進去。
只是高山縣畢竟距離市里面有一段距離。如果是在十幾年后,同城化發展連成一體了,那還可以,但是現在,如果胡銘晨去了縣一中,到市里面辦事還是會顯得很不方便。
“馬老師,你的建議我會認真考慮,也會和家里面好好商量一下,反正還有半年再做決定。”胡銘晨想了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