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職場上,這樣的年輕人并不少,就怕找來了優秀者,從而頂替了自己的位置。這樣的人,干不了大事,這種心胸,遲早也會把自己給毀了。
胡銘晨就是提前給何鑫打個預防針,防微杜漸嘛。
胡銘晨敲定何鑫來擔任研發部的經理,陳學勝對此是一點意見都沒有,反正他已經股份只剩下百分之十五了,并且,前面他找來的邵一鵬讓他還是有點點丟人和羞愧。
何鑫接手的研發部門之后,很快就給胡銘晨弄出了一份研發分析報告以及預測報告。在何鑫的報告中,胡銘晨看到了一個評價標準,那就是專利的獲取數量。
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所謂的核心科技體現在哪個方面?其一就是產品,其二就是專利,甚至專利還應該在產品的前面。
照何鑫的說法,要與別的科技企業合作,如果想少花錢,那最佳方式就是專利置換,我們用別人研發成果專利,被人也可以用我們的。所以專利不僅能確保產品的先進性,也在幫著降低成本。如果什么都要去買,成本會居高不下。
而且這還有一個極大的好處,這種置換,能幫助公司最短的時間笑話和掌握自己短板的技術,為后面自己實力強大之后,做技術性的擴展奠定基礎。就是自己公司掌握的技術領域,能夠由一變二,二變四,四再變八。
看了何鑫的報告,胡銘晨更加堅定自己選對了人,說明何鑫是真的有思路,有方法的人,年輕是年輕,可是沖勁也不小,不會受到固定思維的桎梏。
何鑫給胡銘晨做了保證,今年內,最少在關鍵領域拿下十項專利。
十項專利聽起來不多,與那些大型科技公司動輒掌握數以萬計的專利比起來,九牛一毛,可是這畢竟是一個目標清晰的開始,而且,研發部門的人員目前也還不太夠。
在胡銘晨離開鵬博電子之后一個星期,胡建強就把要給公司的一億兩千萬的研發費用給打過來,而且,胡銘晨還與陳學勝說好了,公司目前的利潤,除了必要的擴大生產的開支,基本上也要投入研發里面作為補充。
胡銘晨到了鵬城,當然不可能就只關心鵬博電子,他還是另一家互聯網巨頭企鵝科技的最大股東呢,來了鵬城,不可能不去企鵝科技看看。
否則馬家豪要是曉得胡銘晨來了鵬城,卻不到企鵝科技露個面,他會抱怨的。
“胡先生,好久不見,你又變得更有氣質了。”甫一見面,馬家豪就拿胡銘晨打趣道。
“呵呵,氣質,馬哥,我能和你比嗎?你現在是新經濟的風云人物,要說氣質,你才是蛻變啊。”胡銘晨笑著回應道。
就在過年前,馬家豪剛剛被評選為年度經濟人物,很是活了一把,從中央道地方的媒體,就連那些娛樂媒體,那幾天也都隨處可見有關他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