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頭來說,胡銘晨只是少了考試,而不是作弊或者其他惡劣行為,所以他前面的四科考試成績依然是有效的,所取得的總分數也有效,最后一科因為沒考,所以打出來的分數就是零分而已。
胡銘晨前面四科的平均成績超過一百四十分,而今年全省文科一本線的劃線恰好是571,胡銘晨堪堪比一本線多了一分。
反正分數達到了他就可以投檔。
在胡銘晨所填報的資源中,他的第一志愿是京城大學,第二自愿是水木大學,朗州大學作為陪襯,被他放在了最后。
在胡銘晨的潛意識里,他雖然對別的大學雖然沒有偏見,可是他并不相信自己會連一本都考不上,所以,非重點大學,他是一所都沒有填。甚至于在胡銘晨想來,他的選擇無非就是京城大學和水木大學的二選一。
哪里知道,因為少考了一科,分數一出來,胡銘晨就與這兩所名校失之交臂了。這兩所大學的招生老師,就沒時間去看各科成績,反正看到胡銘晨的那個分數,他就自動被刷下去了。
也正是因為前面的那些學校唯分數論,胡銘晨勉強過線的分數實在引不起他們的興趣,因此讓朗州大學撿了個漏。
當然了,胡銘晨能夠被朗州大學錄取,也與今年朗大招生的老師慧眼如炬有關。
從往常的邏輯上來說,胡銘晨的這個分數也上不了朗州大學。朗州大學排名就算靠后一些,可是在211大學中也不算最差的,往年錄取的分數,怎么著也得超過一本線十幾分才行,并且還得是在專業上服從調劑,去學校的相對冷門專業。
而這一次,胡銘晨不但把朗州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下拉了十幾分,并且,學校還給了胡銘晨第一志愿專業就讀。
當時胡銘晨的也是被朗州大學的招生老師給刷下去了的。
哼,簡直豈有此理,我們再不好,也不可能招一個將本校放在最后一個自愿并且分數還不是很理想的學生。
朗州大學的錄取,通常都是從前三自愿選擇,而且,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將朗州大學當成第一志愿的。
全國有許多覺得自己高考成績不會太拔尖的同學,他們在填報自愿的時候就會量力而行,覺得自己能到一本線,可是分數又不會多高,那么填自愿的時候,把朗州大學放在第一志愿就是很不錯的選擇。起碼錄取幾率大,并且專業上也會相對好一些。
就在一位招生老師把胡銘晨刷下去之后,招生組長無意中看到了胡銘晨的各科考試成績,平均分超過一百四,更詫異的是,這個學生還只考了四科,放棄了一科。
盡管不知道胡銘晨為何只考了四科,可是光看前面四科的分數,這家伙就是個逆天的存在,如果他考了第五科,想必超過七百分就是妥妥的。這個分數,放眼全國,也絕對是最頂尖的那一部分。甚至于他要是考了第五科,今年朗州省的文科狀元,估計就非他莫屬了。
所以在招生組長的力薦之下,胡銘晨被吸納進了朗州大學的錄取范圍,而且為了說服學校將胡銘晨給招進來,這位組中還聯系了校領導,甚至給校長打了個匯報電話。
為了招生專門打電話給校長,這是有些不太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