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銘晨這邊在鵬城做布置,處理大生意的時候,他們的高考成績終于出來了,而且高校的錄取工作已經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就在裴強和王世民啟程再次前往美國之后,一本的錄取工作已經基本完成。
這天胡銘晨剛上車,打算前往鵬博電子集團與何鑫討論產品下一步的技術方案,胡建軍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小晨,你在哪里呢?你的高考成績出來了,你知道嗎?”
“爸,我在鵬城待幾天,處理點事,我的高考成績出來了?出不出來也就哪樣,反正有一科的考試沒參加,想必也不會有什么意外。”胡銘晨有些疑惑,可是總體上也還算保持正常。
自從為了營救胡燕蝶,自己放棄了最后一科的考試之后,對于自己的這一次高考,胡銘晨就沒怎么放在心上了。
上回班主任已經與胡銘晨聊過,希望胡銘晨重新復讀,再一次的沖擊國內最頂尖的水木大學或者京城大學,反正他缺了一百五十分,今年與這兩所大學是已經無緣了的。
當時胡銘晨并沒有給予班主任一個明白的答復,但是事后胡銘晨想,要是讀個三本,二本,那么或許復讀一年,也許是一個好的選擇。
對于各種大學,胡銘晨倒也沒有太明顯的歧視或者偏見,只不過,實事求是的講,二三本大學,尤其是三本,相對而言,確實要差好的大學挺大一截。不說教學設備,起碼學習氛圍和師資力量就不太夠。
胡銘晨讀大學已經不是為了得過且過的找個工作而已,他需要進一步的吸取知識,需要學習更多的能力。否則,今后那么大的企業,他怎么掌握,何況,現在進入公司的人員學歷越來越好,越來越高。
胡銘晨不是一個唯學歷論的人,可是,不可否認,從一本大學出來的學生,普遍的在素質和能力上就是要好一些。這一點,胡銘晨已經從近年來進入公司的新員工身上看到了端倪。
當然,公司的招聘,胡銘晨不允許人事部門設置一個所謂的硬性門檻,什么非985或者非211不招。
一句話,公司的大門向所有人敞開,只要你有能力,不管你是什么學校畢業,只要你能證明你有能力,能夠為公司創造價值和效益,那么公司就歡迎加入。
所以近年來不管是鵬博電子集團招的人,還是興盛公司這邊招的人,雖然有不少是來自重點大學,可是也有二本大學畢業和個別三本大學畢業的員工。對于這些人,胡銘晨一視同仁,起碼明面上是要努力做到這樣的。
“是啊,出來了,怎么會沒意外,就是有意外,你考了574分,上了一本線,而且,朗州大學還把你給錄取了呢。”胡銘晨平靜,可是胡建軍那邊卻顯得激動。
朗州大學雖然差水木大學和京城大學,可是在朗州,那也是最高學府了,而且還是國家211重點大學。
在杜格鄉的胡家,還從來沒有人考取過重點大學,所以,即便錄取胡銘晨的不是最頂尖名校,但是好歹也是一所重點大學啊,在全國的重點大學來說,就是排名靠后點了而已。
所以當聽到胡銘晨少考了一科,依然考取了重點大學,胡建軍別提多驕傲了。
這還是少考了一科,要是不出意外,加上那一科的話,全國的大學還不隨便讓胡銘晨選啊,甚至還有可能是搶著要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