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進去吧。”
沈城沒有要求他們現在就相信,對于月工資才百十塊的年代,說要獎勵每人一輛十幾二十萬的轎車,無異于隨手畫大餅,信了才有鬼。
他掏出鑰匙,打開鎖,推開門:“我這里就兩把鑰匙,待會兒你們誰再去配幾把,然后分發給大家。公司早上是八點四十五上班,以后不需要來這么早,大概八點半到就行。”
“好!”
從小到大,習慣了循規蹈矩的楊海等人,都像個乖寶寶一樣齊聲答應。
但在內心,他們還是打算早一點來。
拖拖地、擦擦桌子,整理一下辦公室衛生,以這種方式獲取老師的表揚,這是從小學起,就被所有學生所熟悉的模式。
剛出校門的畢業生,對社會充滿了期待和畏懼,不懂得辦公室生存法則,于是下意識地就將學生時代的做法,照搬過來,一點點獎勵,就能讓他們興奮半天。
沈城對此心知肚明。
想當年,他剛剛去研究所實習時,也是這樣,每天最早去、最晚走,給老同志倒水、查資料、跑腿,任勞任怨,就是為了得到領導隨口的一句贊賞。
每個人,都是這樣,從青澀到成熟,這是成長的必然階段。
沈城拉動燈繩,頂上日光燈管忽明忽滅閃動幾次,終于亮起來。
楊海等人魚貫而入,審視著以后一年半時間,大家的工作場所。
辦公室并不大,約有十五、六個平方。
本來是門的位置,被一片新的水泥覆蓋,上面匆匆刷了一層石灰,還散發著嗆人的味道。
好在面朝走廊的窗戶還保留著,早上的陽光照進來,讓房間里明亮了許多。視線越過水泥護欄,可以看到掩映在樹木間的家屬院樓房。
和他們從小到大見過的辦公室不同,辦公桌并沒有背靠背擺放,而是全部靠墻,所有人都面墻而坐。
辦公桌之間,豎了一塊一米五左右的木板,將整個桌面、連同座椅的寬度都與相鄰座位隔開,形成了一個不受干預的半獨立空間。
這種辦公室布局,他們還是首見。
楊海等人一看,就喜歡上了這種格局。
每個人都喜歡不受打擾的私人空間,做不到獨立的辦公室,有這么一個半封閉的工作環境,他們也很滿意。
這還有一個好處,只要將座椅收納入辦公桌下的空間,房間便顯得整整潔潔,更加寬敞。
于是還可以在對面墻邊,放置一張條桌,鋪上簡單的塑料布作為桌布,擺上三個暖水瓶,兩邊再各放置一個插滿了臘梅的花瓶,為辦公室增添了幾分溫馨的氛圍。
條桌旁,還放了一塊黑板架,可供他們思考時書寫草稿所用。
簡單而不簡陋。
楊海等人都看到了右側,有一道新開的木門,不過沒人推開門觀望。
顯而易見,隔壁就是詹姆斯、沈城等公司領導的辦公室,他們不至于連這點眼色都沒有,強求進去參觀。
“好了,大家各挑一張辦公桌,以后就歸你們私人所用。個人的物品都可以放在里面,用鎖鎖起來。”
沈城拍拍手,讓東張西望的實習生們轉過頭,沒有分配,而是讓他們自己挑辦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