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剛才談好的兌換比例,每個美元賺五毛的手續費,足以讓他吃撐!
那位四哥都給嚇住了,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
電話中一時沒了聲音,讓沈城以為線路忽然斷了,試探地叫了幾聲:“四哥,四哥,您在嗎?”
“在!”電話中,四哥這才緩過神來,聲音前所未有的嚴肅,“我說兄弟,你是做什么的?兩萬美元,我看就我們門口人行分理處的金庫,都沒你一個人多!這事兒我要重新想想,可別給我家老爺子,招來禍患。”
“四哥,您想多了。”沈城無奈,“蘇婉不是正在跟一家美國公司嗎?這錢絕對不犯法。我就是這家公司的設計室主任,過安檢的時候,因為沒搜包,所以就帶了進來。現在公司要用錢,才想把找個地兒把它換了。”
“原來是這么回事兒,那我就放心了。”聽完他的說明,四哥這才長長出了口氣,又停頓了幾秒鐘,似乎是在琢磨什么,隨即才緩慢道,“我剛才想了想,這事兒可以做,但我一個人沒這能力。如果你信我,我就去再多聯系幾個朋友,大家一起把這筆美元吃下來,價,還按我們剛才說的,反正不會讓你吃虧。”
“行,您說了算!那我就等您信兒?”沈城爽快同意下來。
他知道,這位四哥是個謹慎的性子。兩萬美元說少不少,但說很多,也不見得。他未必沒有能力一個人吃下,只是為了分攤風險,才決定另找幾個買家,哪怕少賺點,也要保證安全。
他很喜歡這樣的行事方式。
有一就有二,以后,這樣的交易次數,不在少數。
“好,你等好吧!我保證把事辦得妥妥帖帖,完事兒了,大家都干干凈凈,不沾麻煩!”對方憑空得了一大筆意外之財,很是高興,笑聲更顯親熱。
……
“喂,還在嗎?”電話中,響起接線員的聲音。
“在,在呢!”電話大廳內,還在等消息的人趕忙扔掉香煙,將話筒湊到耳邊,討好地說道。
“你的線路重新接通,可以繼續通話了。”接線員公事公辦道。
“謝謝!謝謝您!”打電話的人感激道。
隨即,電話中響起對面單位的聲音,兩人接著之前討論的工作問題,認真交談起來。這批訂貨,兩邊的廠家已經談了半個多月。
光是電話往來,就好幾次。
在發貨前,對面的采購員還會坐火車再過來,他也會和廠里的技術員一道,到對方單位去,吃住都在對方廠子里,協助廠家的技術人員安裝設備。
最終的銷售收入,估計能有二十萬,是全廠一個月的銷售收入。不過這筆錢不是一次到賬,而是先收百分之三十,等設備安裝好,調試完畢了,才再支付百分之三十。剩下的百分之四十,要等設備運行三個月以后,不出問題才會結清。
按照國家定價,廠里能有兩萬毛利。
上繳給主管部門百分之二十,落到廠里,大約是一萬六七。拋開水電、設備折舊等各種開支,純利潤能有一萬二、三。
廠子自有留成兩千多塊,技改經費一千左右,總利潤大概不到一萬。
全廠一百多老少爺們兒,就靠著這筆錢,發放工資、職工醫療開支,同時還要留出下一生產循環,購買原材料的經費,基本就一干二凈了。
在有閑錢的情況下,還能讓大伙兒領取點勞保手套、肥皂等職工福利,這就足夠讓大伙高興兩、三天。
機械行業,掙的都是辛苦錢啊。
銷售員認真傾聽著對面的要求,掏出小本子,記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