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清楚他心情不好,也沒敢派丫鬟去請。
到齊兩字,令顧知雅眼眸暗了暗,顧霖尚在莊子上,怎么就到齊了
有那么一瞬間,她甚至恨上了鎮北侯和老太太,他們但凡對弟弟上點心,他又豈會落到如今這個下場
顧知雅心中不好受,眼眶也有些發紅。
章嬤嬤適時發了聲,“姑娘可是又想起大少爺了”
顧知雅按了按眼角,對上老太太關切的目光后,才笑道“我沒事,祖母不必擔心。”
老太太以為她是以退為進,想逼兒子放出顧霖,沉默了一瞬,才笑道“前段時間收到你的信時,你才到中原,誰料你這么快就趕了回來,這樣吧,明日我讓人將霖兒接回來,你們姐弟倆也好團聚一下。”
老太太終究有些心軟,心中也有些思念顧霖。
她說完就看向了鎮北侯,“霖兒雖犯了錯,懲罰兩三個月也可以了,還是得放在身邊慢慢教導才行,你明日不許再攔著。”
鎮北侯沒說話,目光落在了顧知雅身上。
顧知雅心中一緊,這才意識到,弟弟得花柳病的事,老太太并不知情,他如今這個情況,自然是呆在莊子上更合適,若回了侯府,只怕消息很難再瞞住,萬一讓外人知曉他得了臟病,她的顏面也只會蕩然無存。
顧知雅連忙道“祖母父親做得對,弟弟確實需要好生反省一下,他若一直這樣下去,只怕人都要養廢了,就該讓他長個記性。”
她這么一說,老太太又想起了鎮北侯的話,說實話,顧霖也確實不成器,理應被好好教導,“罷了,隨你們吧。”
這頓飯,吃得異常沉悶,晚宴結束后,鎮北侯便將顧知雅喊到了書房,他僅有這么一個女兒,小時候也是嬌養著長大的,出嫁后,她一走便是四年,鎮北侯自然關心她過的如何。
顧知雅秉著報喜不報憂的原則,說了說自己的經歷,“世子待我是極好的,生下旻哥兒后,我也算站穩了腳,原本還想將兩個孩子帶回來給你們看看,奈何他們年齡太小,不適合長途跋涉,待他們年齡再大點,我就將他們帶回來,父親不必擔心我,我一切都好,就是時常睡不好,因無法在跟前盡孝,總擔心您和祖母的身體。”
她嘴上說著站穩了腳,眸中卻滿是疲倦,一入豪門深似海,英王世子妃哪是那么好當的,鎮北侯不由有些心疼,“我們一切都好,你不必掛念,倒是你,遠在封地,就算受了委屈,我也無法給你撐腰。”
他說著,從抽屜里抽出一疊銀票,“這些你且收著,好歹能傍身。”
顧知雅搖頭,“我不要,侯府家大業大,表面瞧著風光,需要用銀子的地方多得是,上下都要打典,父親自己收著吧,別因為我捉襟見肘。”
這些銀票,他本想拿去賑災,剛剛掏出來時,還有一絲的后悔,畢竟當初她出嫁時,他給了不少陪嫁,怎么也夠她衣食無憂一輩子,如今見女兒這般懂事,那絲后悔,早沒了。
他板起了臉,“讓你拿著就拿著,就當是我給外孫和外孫女的見面禮。”
顧知雅成親四載,膝下共有一子一女,女兒今年三歲,兒子才兩歲,當初孩子出生時,鎮北侯也讓人備了賀禮,想起兩個小家伙,鎮北侯的眉眼都柔和了下來。
顧知雅這才“無奈”收了下來,“成吧,那我就替兩個孩子謝謝他們的外祖父。”
她心中清楚,顧霖的病一日不好,請封世子之位的話,就沒法提,這會兒提起顧霖,只是愧疚道“母親走得早,是我沒教好弟弟,父親要怪就怪我吧,千萬別因為他的不成器,就厭棄他,您不知道,小時候,他多仰慕您,如今他只是走錯了路,咱們多教教,總能讓他走上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