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性子,她再清楚不過,若是知曉此事,她定然不肯放棄,屆時很可能遇到危險,對方之所以對承兒動手,定是為了世子之位,如今承兒變成這樣,他們倆好歹不會再礙對方的眼。
如果有法子,鐘氏也不希望他們留在侯府,但凡她身子骨爭氣些然而,沒有但是。
直到死,她都放心不下她這一雙兒女。
想起母親,鐘璃心中難受得厲害,半晌才憋回眼淚,“侯爺審問丫鬟時,您好像在一側,丫鬟們可有提起過承兒為何想看星星”
張媽媽搖頭,“丫鬟只說小少爺自己想上山,也正因為是小少爺自己想去玩,侯爺才沒懷疑什么,小少爺的脾氣,您是清楚的,他一向乖,若非有人慫恿,他不可能想上山,更不會說出看星星的話,主子之所以會懷疑,也是因為這一點。”
實際上,承兒醒來后,鐘母也曾試探過他,想問問他是否記得什么,然而她一提上山和星星,承兒就會害怕地尖叫,鐘母只得放棄了追問。
鐘璃一顆心沉甸甸的,因為在拼命忍淚,眼眶憋得通紅。
張媽媽忍不住順了順她烏黑的發。
少女一頭烏發猶如綢緞一般,又順又光滑。如今她不僅頭發長了許多,個頭也長高了,模樣也越來越出挑,真真是面若芙蓉,猶如仙女一般,眼尾泛紅的模樣,端的是我見猶憐。
見她實在難受,張媽媽忍不住將她小小的身體攬入了懷中,“不怕,還有媽媽在呢。”
鐘璃鼻尖一陣酸意,她依賴地抱住了她的腰,將小臉埋在了她懷里。
張媽媽拍了拍她的背,認真叮囑道“姑娘務必得小心,就算想繼續追查,也絕不能打草驚蛇。”
鐘璃鄭重點頭。
得知顧知雅回府后,顧知慧也回了侯府,她是二房庶長女,年長顧知晴三歲,是前年嫁的人,如今膝下僅有一女。
顧知慧的生母前幾年便沒了,她的婚事是二太太給她定下的,二太太不是個會苛待庶女的,給顧知慧選的親事也不錯。
她嫁的是位讀書人,雖不是高門府邸,丈夫身邊卻沒有通房,婆母也是個和善的,出嫁后的小日子,可謂順心如意,第一胎生的雖是女兒,婆母和夫君依然很疼寵。
過年走親戚時,她也來了侯府,鐘璃恰好去了舅母家,便沒有遇見她。
老太太那邊派人來請時,鐘璃才剛平復好情緒。
她眼睛略微有些紅,便回屋拿毛巾敷了一下眼睛,又讓夏荷重新給她上了妝,隨即才牽著承兒去養心堂。
承兒還挺開心,“二姐姐是津兒的姐姐嗎”
“對呀,不能總喊津兒,要喊哥哥呀。”
承兒吐了吐舌頭。
顧津是二房庶子,算是承兒唯一的朋友,承兒沒摔傷腦袋前,時常跟顧津一起玩,直到摔壞腦袋,兩人的來往才少一些,大家喊顧承小傻子,也曾排擠過顧津。
顧津是個乖巧守禮的小男娃,有些怯生生的,鐘璃還挺喜歡他,怕再跟他交往下去,他在學堂會繼續受到孩子們的孤立,鐘璃才不讓承兒總去找他玩。
慢慢的,兩人才疏遠了些,不過承兒還記得他,也記得他姐姐,顧知慧曾給他吃過糖果,是個很溫柔的姐姐,承兒隱約記得她還挺好。
兩人很快就到了養心堂。
丫鬟掀起簾子后,鐘璃便牽著承兒走了進去。
顧知雅尚未過來,她一向愛擺架子,尚未出嫁時,就不太瞧得起庶女,這會兒自然是姍姍來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