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沒想到的是,上河村糧食產量提升這件事,不但驚動了王書記,還直接引來了一群農科院的專家。
王書記雖然重視農業生產,但他本身也不懂種地,只知道抓生產,看到糧食產量提升只覺得高興,覺得是汗水付出得到了回報。
可農科院的專家不是好糊弄的,一眼就看出問題來。
在糧種不優化的情況下,糧食的畝產量在極大程度上是受到限制的,并不以人力成本為轉移。
更要命的是,顧明東犯了個大錯,他以為自己用異能優化糧種點到為止,誰知道金手指輕輕一點,直接越過了幾次糧種革命。
顧明東額頭冒出冷汗,心思百轉,只能假裝一問三不知“好像我們生產隊的稻苗是稍微矮一些,不過長得壯,稻穗也多,洪教授,難道稻子不是越高越高”
洪教授見他一臉茫然,便說道“自然不是越高越高,水稻能吃的是稻子,又不是高桿兒。”
他沉吟了一陣,又問道“你們生產隊的糧種還有剩下嗎”
顧明東立刻回答“有,留著一部分等明年種,如今田里頭載著的水稻種子,是從鎮上的糧站采購的。”
“那你帶我去看看。”洪教授又道。
顧明東點頭應下,帶著洪教授穿過村落,見他時不時打量著周圍的稻田,顧明東緊張的心情反倒是放松下來。
只要他咬死了不說,誰能想到異能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自然界本身就存在著無數種可能性,洪教授找不到具體的原因,最后也只能歸結于上河村風水好,他們的糧種自己發育的好。
果然,洪教授看過了留下來的糧種,伸手一抓只覺得顆顆飽滿,但又看不出其他的不同來。
他直接住進了顧建國家,每天就跟著上河村生產隊的社員一起出工。
一開始社員們還看了個稀奇,想看看北京來的專家跟他們農村人有什么不同,結果一看,洪教授平時就是個老農民的樣子,頓時失去了興趣。
顧建國倒是對洪教授十分尊敬,平時喜歡跟他討教增加糧食產量的辦法,洪教授也不吝賜教,兩個人倒是相處的不錯。
一段時間下來,社員們失去了興趣,洪教授卻百思不得其解。
上河村生產隊這一批已經種下去的晚稻,種子還是從糧站里頭買來的,就是國家發的那一批,并無什么特殊。
可種下去之后,晚稻種子的適應能力卻被發揮到最佳。
洪教授拔起一顆水稻,就能看見這一株水稻根系發達,生長旺盛,從之前的早稻可以預見,這批水稻不是光長根系,最后的稻穗也大,而且結實率十分高。
可原因呢
洪教授左看右看,左思右想,連上河村的農家肥都研究了一番,愣是沒找出來。
他也找機會見到了吳巍,但聊過之后,洪教授卻倍感失望。
吳巍確實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高材生,肚子里是有真材實料的,放到一個農學院卻當老師綽綽有余。
洪教授不知道吳巍跟顧明東的交易,還挺佩服他落到了現在的境地,還能想著為祖國做出一些貢獻來,私底下跟顧建國談過幾次,讓他對“技術人員”照顧一些。
可問題是,吳巍肚子里那點知識不算是秘密,至少農科院掌握的人就不少。
洪教授仔細觀察過,上河村的社員們確實是勤勞踏實,可栽種的方法還是略顯粗糙,遠不比農科院里頭的試驗田。
可偏偏最后出成果的時候,上河村這粗糙的優化辦法,效果卻比他們精心照顧的還要好。
這讓洪教授一度懷疑自己的眼睛,甚至備受打擊。
他心底琢磨著,要是自己一個人找不到的話,要不要送個信去農科院,讓那邊派人過來一起研究,說不準能為他們研究雜交水稻打開困局。
顧明東不知道洪教授的想法,他恨不得低調的無聲無息,哪敢在這一位關公面前耍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