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驢上磨屎尿多,我也不能天天跟在后頭追著打著吧”
顧建國倒是想追著趕著,可惜他在的時候,社員們就好一些,他一旦走開又故態復萌,而且他就一個人,也不可能盯著每一個社員。
顧明東耐心的聽著他的抱怨,等他說完了,才推過去茶杯。
顧建國端起茶杯灌了一口,嘆氣道“哎,世道變了,好日子都沒有人想過了。”
顧明東卻問道“三叔,你有沒有想過現在大家一起勞動,最后一起分糧食,這樣的狀態跟以前吃大鍋飯也差不離。”
“這怎么能一樣,大家也是記錄工分的,多勞多得。”
“但是在多勞多得之前,還有一個按戶分配。”顧明東提醒道。
顧建國眉頭皺得更緊了。
顧明東繼續說道“我還記得當年吃大鍋飯的時候,每個社員都生怕自己少吃一口,如今反過來,大家伙兒都生怕自己多干一點。”
“這是千古以來人類的本性,反正干得多干得少的差距都不大,那光靠喊口號,一年兩年還成,長此以往肯定是助長惰性的。”
顧三叔哪里不知道這個道理,擰眉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但這也沒辦法啊。”
就像是王麻子一家,王麻子跟劉寡婦干活都不行,但他們的戶口在,一家四口的糧食就得有所保證。
總不能有些人吃飽喝足,有些人卻餓死,不符合共產的口號。
顧明東卻說“三叔,那是以前,現在政策風向不同了,也許我們可以大膽嘗試。”
這話說得顧建國心頭一跳,下意識的看向自家大侄子。
多年過去,顧建國早知道顧明東是個有想法,且有真本事的,不提別的,他們生產隊為什么能年年豐收,還不是因為顧明東能弄來別人弄不到的糧種、肥料
猶豫了一下,顧建國就問道“阿東,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你盡管大膽的說,左右這兒就咱們三個,說錯了也不怕被人揪住尾巴。”
顧明東便開口道“三叔,你聽過包產到戶嗎”
包產到戶的概念其實不難解釋,但隨著顧明東的話,顧三叔的臉色卻越來越陰沉。
“不行,這哪兒行啊,這不是鼓動私人買賣土地,這可是走資本主義的道路了”
剛經歷過那么動亂的年代,顧三叔一聽這話,就被顧明東的大膽嚇得膽戰心驚。
他連連搖頭“不行不行,紙包不住火,這事兒可是要掉腦袋的。”
顧明東卻解釋道“三叔,這不是土地買賣,土地依舊是國家和集體所有,只是將集體的土地,分配到個人頭上,從此之后不按照工分來分配糧食,誰家承包的土地誰家自己負責,勞動多少,產出多少,收獲就是多少。”
顧三叔還是搖頭“說是這么說,但這事兒也沒先例,從來也沒聽說哪兒的生產隊敢這么干。”
顧明東卻說“這事兒還真有人已經這么干了,只是還沒大范圍傳播。”
“他們難道就不怕”顧三叔皺眉道。
顧明東笑著說“三叔,你看看現在的政策,以后放開自由買賣是大趨勢,買賣都能放開了,包產到戶還不是遲早的事兒”
“我們改變的又不是土地的所有權,而是承包權,你想啊,等承包到戶了,那自家的農田自家干,直接跟年底的收成相關,這樣不就能最大程度上調動社員們的勞動積極性。”
即使他說的天花亂墜,顧三叔還是猶豫不決。
實在是被鬧怕了,萬一出事兒了怎么辦,他年紀大了無所謂,可不能拉著那么多社員遭罪啊。
顧明東也沒逼著他做決定,反倒是說“這事兒也不著急,咱們看看再說。”
顧三叔皺著眉,背著手走了,顧明東的話在他心底落下了一顆種子,隨時都會生根發芽。
顧亮晨抬頭問道“爸,三爺爺會答應嗎”
“遲早會的。”顧明東很堅定,這是歷史的大潮,沒有人可以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