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亮晨見他爸信心滿滿,毫不猶豫的信了。
果然,過了一段時間,顧建國心底的念頭越來越濃。
倒不是他想通了,而是社員們的勞動積極性每況愈下,尤其是他們生產隊讀書人多,之前考大學的也多,零零散散寄回來的信,更是讓社員們心思浮動。
大城市的風向比小地方轉的更快,很快,上河村的社員們知道,在大城市的地方,街道上甚至已經開始有了叫賣的聲音。
這時候大部分人是看不起小商小販的,覺得沒有進工廠當工人體面,但擋不住賺錢多。
心思多了,干活就更不行了。
像是王麻子,甚至還說自己身體不好,不樂意下地了。
顧三叔上門去勸他,王麻子就說“我家愛花都上大學了,現在每個月能拿補貼,她省一省寄回來就夠我們一家人活,等她以后出來工作了,那工資還不得更多,我還累死累活做什么。”
這話實在是無恥,但顧三叔也拿王麻子沒辦法。
最讓他覺得生氣的是,以前干農活最積極的李鐵柱,最近也時不時往外跑。
一打聽才知道,錢金花每天上山挖野菜菌子和竹筍,李鐵柱就下河撈魚,第二天早上偷偷上街去賣了,換到的錢不多,但也比種地強多了。
這么勞累著,他每天能上工就不錯了,哪兒還有以前的積極性。
顧三叔一看這形式不行,繼續這么下去的話,別說豐收了,上河村的糧食產量都要被打回原形。
如此形式下,顧三叔咬了咬牙,終于召開了社員大會。
下頭是烏壓壓的人頭,社員們以為顧三叔又要講勞動積極性的事情,一個個無精打采的,有幾個還懶洋洋的坐在那里打哈欠。
看著他們這幅架勢,顧三叔忍不住皺眉。
他的目光落到顧明東身上,忍不住嘆了口氣,深感大侄子有遠見,看來這包產到戶是勢在必行了。
“包產到戶”這四個字如同驚雷,落到了社員們的頭頂。
李鐵柱先激動起來“大隊長,你的意思是生產隊將田地承包給我們家,然后自己負責種地,產出多少都歸自家”
顧三叔點了點頭,強調道“土地還是集體的,只是包給你家種著。”
李鐵柱一琢磨,心頭立刻熱乎起來,暗道不管土地是不是自己的,只要上面種著的糧食是自己的就成,自家人干自家的,那肯定比吃大鍋飯好啊。
也有人一聽就知道不能偷懶了,嚷嚷道“大隊長,這不是搞特殊化嗎”
話音未落,李鐵柱就反駁道“哪兒特殊了,感情就許你家偷懶不干活,整天占別人便宜”
“哎,你說清楚,我什么時候占別人便宜了”
“你不干活就是占了老實干活的人便宜,你又不是我老子娘,我每天辛辛苦苦的下地,種出來的糧食還得給你。”
“我呸,我可也是下了地的,憑什么就是你種的,我還說你占了我便宜。”
眼看要吵起來,也有人說公道話“包產到戶要是能行,肯定比現在好,到時候誰家好好干活,誰家偷懶,自家心里頭清楚,也不用吵吵了。”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有好處的事情。
只是有人擔心“大隊長,咱這么干能行嗎,不會被上頭批評吧”
顧三叔解釋道“這是一個新的嘗試,誰也不知道上頭會不會支持,但如果大家伙兒都同意,咱們就先干,等糧食產量出來了,拿著好成績再去領導面前說。”
“現在有沒有人反對,有反對的站出來說”
眾人對視一眼,都有些蠢蠢欲動,顯然都覺得自家種地能比種公家的地更好。
就在這時候,忽然有人喊道“我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