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條,限鐵實名令
除大漢軍隊、漢人、皇協軍外,瀛州、蓬州境內任何人不得非法攜帶鐵器、利刃、弓箭等傷人利器。每一戶人家只準許擁有一把做飯用之利刃,沒把利刃上標識姓名,專人負責,實名記錄。購買與更換,需到專門的官府衙門辦理。私自販賣鐵器者,殺無赦。丟失實名鐵器利刃,罪同私販。
第八條,連坐舉報制。瀛洲、蓬州兩地所有平民、倭民,一人犯罪,除造反謀逆外,五族連坐降級并罰。造反謀逆者,五族并屠。
凡舉報有功者,賞舉報造反謀逆,不在五族,可賞晉一級。在其五族,其戶冊之內家人可免罰。賤民舉報有功,累計增加一百次,經過朝廷認可,晉級屬民。且舉報造反謀逆之賤民,情況屬實,特批晉級為屬民。
第九條,教化。大漢帝國派遣教師前往瀛州、蓬州負責當地百姓之教化。
第十條,倭國天皇及子弟皆處死。倭國天皇旁系免死,皆列為不可接觸者。
第十一條,大漢百姓可贏取瀛州、蓬州平民之女為妻,所生子女為大漢百姓。瀛州、蓬州平民之子,非大功者、賜婚,不可迎娶大漢百姓之女。
嗯,就是這么簡單的十一項,里面大大小小一大堆補充。可以說,按照這個辦法執行,大漢帝國就是把倭國一口吞下去了。
第一條就是裸地將倭國變成了大漢的領土。甚至從文化、通婚、等級都給嚴格劃分了出來。劉玉還參考了元朝對漢人的鐵器限制,把倭人的反抗能力降到最低。同時還創新了舉報制度,讓倭人內部自我監察。還有劉玉也在后續補充了一些,比如日后讓大漢官吏暗地里挑撥倭人之間的關系,讓他們自己狗咬狗。像是什么水源之爭,姓氏之爭,土地之爭,等等。限制離開居住生息之地就是劉玉對倭人的基本限制。
漢人的大批進入,才是將倭國完全吞并和同化
的最基本因素。大漢經歷了這么多年的戰亂,人口損失巨大,接下來就是要鼓勵生育,讓大批的人口轉移到倭國,日積月累之下,倭國就可以真正變成大漢領地瀛州和蓬州了。
劉玉感覺自己的方案很是完美,除了對倭國的統治階級看似殘忍了一點,但其他的都是展現大漢皇帝的仁慈。朝堂上的臣子們,絕對不會反對這個方案,也找不出什么理由來反對。
劉玉將自己辛苦完成的文稿轉交到了軍機處,下旨軍機處即刻轉達倭國的孫策之處。
軍機處的五大流氓在看到劉玉的旨意和文稿之后,全部都是一副見鬼的模樣。曹操等人都想親自去問問劉玉,有必要這么狠么但這份管理方案好歹也有一些仁慈的政策,也符合大漢以仁孝治國的方針,軍機處也拿不出反對的意見。沒有屠殺,沒有毀滅,也沒有橫征暴斂,算是仁政了。
經過簡單的商討,軍機處遵從劉玉的旨意,倭國之事,就按照此事來辦。
細心的曹操更是讓人將這份管理文稿抄錄了一份,收藏了起來。他覺得這份管理文稿日后可以成為大漢專門管理新占領之地的范本。
事實正如同曹操所想的那樣,日后的大漢不斷擴大版圖,而對于當地百姓的融合,確實以劉玉這份管理文稿為基礎,經過無數俊杰的改善和增加,形成了一套近乎完美的吞并他國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