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為師自知這身子已全然不同往昔,所以,若是……為師準備南返歸鄉,不知大王以為……”
不等錢謙益把話說完,李子淵便斷然拒絕道。
“老師萬萬不可動起此念,學生將來諸事還需要仰丈老師,老師萬萬不可南下返鄉!”
先是拒絕了他的返鄉,隨后李子淵又說道。
“多謝老師今日指點迷津,讓學生明白了一個道理!”
道理!
是何道理?
回鄉的要求被拒絕的錢謙益,不解的看著李子淵,這時他已經站起身來。
“老師,您只管好好休息,待到迎回朝廷之后,學生必定向朝廷進言,請老師入閣!”
入閣!
這一聲入閣,只讓錢謙益的就像是被注了什么靈丹妙藥似的,那精氣神頓時一變,整個人既然不是榮光渙發,也是又恢復了許多精神。
于錢謙益看來,他這一生可謂是仕途坎坷,多次進京又多次返鄉。而每一次,所圖所為無非就是為“入閣”。崇禎元年,他再度復出任詹事、禮部侍郎。此時正當推舉閣臣的時候,他曾考慮如果禮部尚書溫體仁、禮部侍郎周延儒并推入閣,則名在己上,故陰謀阻止,遂派門人、禮部給事中瞿式耜進言主推者拋棄溫體仁和周延儒,而這件事直接導致錢謙益與溫體仁、周延儒結怨。后來溫體仁、周延儒趁錢謙益主考浙江時,考生錢千秋科考作弊一事追論他受賄。崇禎帝在文華殿親自召見對質,為此他不得不引咎撤職,坐廷杖。
入閣,大明文臣的最終夢想,正是“拜相入閣”,只是他錢謙益的官運總是差了那一點。
現在李子淵的話,卻讓錢謙益再一次燃起了對“拜相入閣”的渴望,他現在已經功成名就了,只差一步,只差一步了……
“老師,您只管放心,他日朝廷還京之時,學生必定向皇上進言以老師為首輔,非如此,不能安天下……”
在李子淵的話語中,錢謙益一時間甚至不知如何是好,看著學生,他并不懷疑李子淵能做到這一點,只是他這么做的目的,恐怕不僅僅只是為了讓他入閣吧!
這李子淵……當真是我錢某人的好學生啊!
想通李子淵的目的之后,錢謙益于心底感嘆一聲的同時,卻又擺手說道。
“為師可入閣,但這首輔,非得蒼水不可,其它人是萬萬不行的!”
從老師的回答中,李子淵自然老師已經猜到了他的想法,只是笑說道。
“老師事事皆為國事,實讓學生佩服,老師,您盡是于家中靜養,若是需要什么藥草只需派人往太醫院去拿,學生將來可是萬萬離不開老師,老師將來也要有大用于學生的!”
說完這番話后,李子淵隨后又是叮囑一番,大有一副絕不能離開錢謙益的意思,
然而在他告辭離開書房的時候,錢謙益看著他他的背影,那目光變得越發復雜起來,最后又長嘆了口氣……
“時也、勢也,非人所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