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從劉琦那里離開后,急忙找來了自己的軍師徐庶詢問對策。
徐庶認為劉玉百分百會對荊州動手,劉備還是另作打算的好。
另作打算徐庶這個建議,劉備實在有點接受不了。好不容易在荊州弄出了這么大的聲勢,現在又要另作打算,劉備很不情愿。
無論徐庶怎么勸說,劉備還是不愿意接受,徐庶只能明白劉備是有點輸不起了。
徐庶有點失望地離開了,他都不知道劉備面對劉玉大軍的時候該怎么辦了。
劉備知道徐庶的想法,可是他現在真的也只有這么一點地盤和實力了,而且劉備年紀也不小了,要重頭再起,幾乎沒有多少機會了。
所以劉備現在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劉玉不會南下了。
“該死的劉玉,你怎么每一次都針對我”劉備破口大罵。
而荊州的襄陽就熱鬧得多了。
刺史府中,整個荊州的文武都鬧得不可開交。荊州這邊和劉玉交鋒的一次機會是在上庸郡的時候,只不過當時蔡瑁是被劉玉嚇跑的,根本就沒有接觸過,可是蔡瑁對劉玉的敬畏是一直存在的。
劉玉當年的那句話,他還記在心里,他可不敢懷疑劉玉說那句話的真實性。
荊州文武都開始爭論著要不要遵從劉玉的命令。有人表示了反對,大漢現在有兩個皇帝,憑什么要聽劉玉的。劉玉無權插手荊州的事情,荊州的事情由荊州人說了算。
有人表示了贊同。他們的理由很充分,他們雖然不愿意聽從劉玉的命令,可是劉玉現在的實力最大,說不定就會大軍壓境,荊州實在無力抵擋劉玉的大軍啊。
雙方吵得不可開交,座上的劉琮一臉驚恐與束手無策,他現在根本就沒有辦法給處理這事情。劉琮只能把希望留給了蔡瑁。
荊州的文武也看向了蔡瑁,希望荊州大都督能夠帶領荊州走向光明。
蔡瑁想了很久后,還是選擇拒絕了劉玉的命令。因為蔡瑁覺得劉玉即便要對荊州動手,必然要先攻擊劉備和劉琦,以劉備的實力,或許可以給劉玉制造麻煩,他蔡瑁到時候可以再以具體情勢做決定。
這個想法得到了荊州文武的一致支持,他們認為蔡瑁這個決定是十分正確的。
劉備和蔡瑁終于有了一次共同語言,那就是對劉玉的命令不予理會,不拒絕也不接受。
看你劉玉是不是真的要來進攻荊州。
其實劉玉也想到了荊州方面會對自己的命令不理會的,這個結果也是劉玉想要的。他還巴不得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