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可當此任”劉玉要的是人選。
諸葛亮堅定地說道“臣以為張任、嚴顏乃是最佳人選。兩位將軍久居益州,對陛下忠心耿耿,士兵效死,多次擊退南蠻,蠻人聞二位將軍之名而喪膽”
張松和法正真的很佩服諸葛亮,在這個時候居然舉薦張任和嚴顏,不用自己人,當真是心胸廣闊啊。
要知道諸葛亮算是半個荊州人,要是舉薦的話,應該是荊州人為主的。像張松和法正舉薦的話,就會舉薦他們自己的人。
他們當然不清楚諸葛亮的為人,只要對朝廷有利,諸葛亮就會舉薦。從目前的情況上看,張任和嚴顏是最好的人選。
眾人都認為是這樣,而他們也相信劉玉是一定會同意諸葛亮的舉薦。
“張任和嚴顏是最佳的人選。就如孔明所奏等他們到了成都,朕要委以重任,大大的賞賜”劉玉如同他人想的一樣同意了。
陳宮和沮授、賈詡默不作聲。三個老狐貍想的和別人不一樣。諸葛亮看似舉薦張任和嚴顏,實際上卻把張任和嚴顏給排除在了中樞之外。張任和嚴顏算是益州士人的代表,他們的能力不俗,若是被劉玉召回洛陽,肯定會在朝堂中為益州士人爭取利益,成為張松和法正的助力。諸葛亮這一手玩的漂亮,無聲無息中將益州士人在朝堂的影響力給削弱了。
諸葛亮是不是真的就是這樣陰險的人呢
那就是真的見仁見智了。
朝堂上的爭斗,本來就是如此的。或許到了事后,才會有人明白其中的緣故。
“洛陽、荊州方面可有其他消息”劉玉詢問道。
沮授回答道“陛下,洛陽和荊州的奏章,臣都已經整理完畢,只等陛下御覽”
有些事情,不方便在議事大廳中說出來,劉玉也明白,同時也隱隱地感覺到肯定有一些變故了。
“益州大局已定公臺、公與、文和,爾等三人帶領文武,即刻開始穩定民生,朕要益州迅速恢復過來”還有那么多的奏章要等著自己,劉玉也不想浪費時間了。
“臣等遵旨”沮授等人秒懂了劉玉的意思,知道劉玉要散會了。
“諸位愛卿日夜辛勞,朕也是疲憊不堪休息整頓一番,等其他人回歸成都之后,朕再開朝會散朝”劉玉做了最后的定論。
說完話之后,劉玉在李貴的服侍下,轉身向內庭而去。
“臣等恭送陛下”眾人立刻起身恭送劉玉。
劉玉走后,陳宮和沮授、賈詡把諸葛亮、法正、張松等文臣給留下,他們把一些要緊的公務都吩咐下去,讓年輕人去辦,他們三個老家伙還要和劉玉商議其他重要的事情。至于武將們,在呂布和典韋的帶領下,都作鳥獸散了。武將們在戰場上做的都是體力活,現在最緊要的就是去休息。
當然,除了少數幾個怪物之外。
為了名正言順,陳宮和沮授、賈詡三人指定以諸葛亮為首,成都城內所有官吏都聽諸葛亮的指令辦事。
眾人沒有異議,誰都知道諸葛亮現在是劉玉最看好的新人,日后飛黃騰達是必須的。
諸葛亮對陳宮、沮授、賈詡三人很是感激,指定他為首,就是給了諸葛亮一個壯大自身勢力的機會,日后對諸葛亮來說有著萬千的好處。
饒是諸葛亮心思謹慎,也不敢貿然行動。
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陳宮等三個老狐貍給諸葛亮挖的坑啊。
“三位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和諸位同僚同心協力”諸葛亮干脆就不去想,認認真真地辦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了。
陳宮、沮授、賈詡一臉的贊賞,大有你辦事我放心的架勢。
交代完畢之后,陳宮、沮授、賈詡就走向了內庭,就算劉玉沒有召見他們,他們都是要去的。
接下來就是諸葛亮表演時間了。
諸葛亮也不含糊,直接和法正他們往大廳之外而去,開始辦理三位軍機大臣安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