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沮授、賈詡三人緩緩地走在了前往劉玉所在的走廊上。
“公與、文和,你們覺得孔明會不會如何去做”陳宮滿臉笑意地詢問沮授和賈詡。
沮授笑呵呵地說道“如此壯大自身的良機,吾以為孔明是不會放過的。”
三個軍機大臣還真的給諸葛亮下了一套。如果諸葛亮真的借著這個機會壯大自身勢力,那么他在劉玉心中的印象就完蛋了。劉玉最討厭的就是結黨營私。別看現在朝廷中分為了幾個勢力,但是大家伙都是暗地里走動的,不敢在明里面上來。而且軍機大臣們都知道劉玉對這些是清清楚楚,只要他們做的不過分,劉玉是不會有太大的意見。
只是他們自己認為而已。
劉玉恨不得將他們這種行為給斷了。好在這幾個勢力都保持著平衡,良性地支持著朝廷運轉,劉玉又設置一些部門和手段,使得各方勢力的矛盾得到了平衡,使得朝政變得十分的清明。不過在劉玉的心中,這幾方勢力,總有一天是要一點點的削弱的。劉玉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把世家大族削弱了不少,又給了世家大族抬頭的機會。
這些都是后話。
陳宮、沮授、賈詡給諸葛亮挖了一個坑,專門就是為了設計諸葛亮的。要知道諸葛亮最近的風頭很盛,幾乎達到了軍機大臣都沒有諸葛亮重要的地步。當時劉玉要以自己作為誘餌去算計劉備,陳宮他們相信絕對是諸葛亮想出來的歪點子。如果不算計一下諸葛亮,陳宮、沮授和賈詡的內心肯定不舒服的。
這一點,他們三個軍機大臣就冤枉諸葛亮了,那完全就是劉玉的個人行為。諸葛亮是勸諫過的,只是沒有成功罷了。
要知道當時陳宮和沮授當街坐在地上可沒有人強迫他們,而是他們自愿的。再說了,用強把陳宮和沮授給抬走的是典韋。諸葛亮就站在一邊不說話而已。
相對于劉玉和典韋這樣惹不起的人,諸葛亮就得承擔陳宮和沮授的怒火。諸葛亮當時在場,不是他也是他了。
諸葛亮要是知道自己站在一邊都會被誤會,不知道是什么表情了。
朝堂就是這樣子,在大事上面可能不會摻和進入個人的恩怨,但是總是找機會給別人添亂。
陳宮和沮授感覺自己沒有做錯,這樣也是對晚輩的一種培養和鍛煉。沒錯,他們心中就是這么想的。
諸葛亮要是聰明人,定能夠做的好。要是野心大,那么就不要怪陳宮和沮授不客氣了。
“我說,二位好歹是軍機大臣,朝中顯赫的存在,這樣為難一個晚輩,會不會有點過分了”賈詡是幫兇,不過他卻對諸葛亮有好感,在這個時候說了一句公道話。
陳宮不以為然地說道“文和,正是因為我等乃是軍機大臣,所以才必須如此。要知道為國選材,鍛煉和提拔后輩,也是軍機大臣的職責啊。”
好吧,賈詡終于見識到陳宮是多么的不要臉了。
反正說不過他們,賈詡也懶得在這個話題上費口舌,更是堅定地說道“以老夫之見,孔明或許早就看穿了兩位的試探了。兩位可能白費心機了。”
陳宮和沮授聞言一愣,這倒是一個可能。不過他們也看得開,說好了還有鍛煉新人,諸葛亮能夠看破,對他們而言,是一點損失也沒有,更加能夠體現出諸葛亮的能力,對朝廷而言,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好了,我等三人不要在此多言,想必陛下如今要召見我等了。”沮授說道。
陳宮和沮授對視一眼,微笑著往劉玉所在繼續走過去。
而劉玉已經進入了工作狀態,有太多的奏章等著他批示了。洛陽那邊沒有什么太大的事情,一些尋常的政務,監國太子劉玄和曹操為首的軍機處可以處理完畢,最后的處理結果都會送到劉玉御覽。
對于政務,劉玉是很認真的。
當昏君是不用辛苦,可會被人殺死。當明君可能不會被人殺死,很有可能會累死。劉玉想當明君,自然是要往累死這條道路上不斷地前進了。
看完洛陽送過來的奏章,劉玉對于劉玄很滿意。在劉玉不在洛陽的這段時間,整個大漢天下并不是一片祥和。有些地方遭災了,朝廷自有例行的章程去辦,回饋的信息都是良好的。劉玄再笨,依樣畫葫蘆還是可以的,大事大約,也就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