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之前在眾人面前沒有說出一個重要的消息。
那就是劉玉要御駕親征東吳
這是一個非常致命的消息,可孫權就是沒有開口。
本來孫權是想要說出來的,但是看著張昭他們要把自己給軟禁了。孫權鬼使神差之下就沒有說出來。
就算孫權說出來,只能讓別人更加懷疑他,或許還沒有人愿意相信他呢
盤算之后,孫權還是決定不說出來,以不變應萬變。
好多時候,人總有私心,會影響到做任何的決策。就算孫權想要做些什么,也沒有辦法去做到了。
甘寧已經把孫權身邊所有的人都給遣散了,孫權身邊現在就剩下一個呂蒙了。你說讓他怎么辦啊
孫策和周瑜遭遇刺殺并且昏迷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江東。
以張昭、魯肅為首的東吳文武,很快就放出政令,安撫百姓,表明孫策和周瑜的確是遇到了刺殺,但是沒有生命危險。于此同時,東吳官府不斷地搜尋名醫,并承諾了千金的待遇。
這種操作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騙騙無知的百姓是可以,東吳的世家就沒有那么傻了。世家大族們已經從各種渠道得知了相關的情況。包括孫權被軟禁的消息
這可是非常震撼的
孫權是因為什么原因被軟禁不得而知,但絕對與孫策、周瑜的刺殺脫不了干系。
而整個東吳內部不斷地謠傳著就是孫權想要篡奪孫策的權威,勾結了賊人來刺殺孫策和周瑜。
有板有眼的謠言,讓官府大為震驚。魯肅立馬就讓人鎮壓,把謠言給壓下去。
而始作俑者,當然是“暗部”了。
東吳看起來平靜,但是內部卻是暗流涌動。
鎮守會稽的孫翊收到孫策和周瑜的信息,急的想要反悔吳郡。
然張昭和魯肅覺得一旦孫翊回到吳郡,那么交州士燮就會產生異心。為了新臣服的交州安穩,張纮自告奮勇地前去會稽安撫孫翊,希望他能夠以大局為重,繼續鎮守會稽。
張纮到了會稽之后,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費了不少的口水,終于把孫翊給說服了。
孫翊雖然暴躁,但不代表他沒有腦子,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
張纮把所有的情況都和他說了。孫紹暫代孫策之位,而孫權則是被軟禁,一點都沒有隱瞞。
對于孫紹,孫翊是一點意見都沒有。畢竟孫紹是孫策的兒子,哪怕是全部繼承孫策的權威也是應當。可把孫權給軟禁了,孫翊就有意見了。孫翊是打死都不相信孫權會為了權威去謀害孫策。
張纮好說歹說,才讓孫翊明白軟禁孫權的重要性。
最終,孫翊被說服,安心鎮守會稽。
東吳的情況當然是傳到了司馬懿和龐統兩人的耳中。
一聽說孫策和周瑜都中毒昏迷,兩人立馬就樂壞了。
“哈哈哈,孫策小兒,周瑜小兒,你們也有今天啊”龐統就差開了宴會來慶祝了。
司馬懿倒是冷靜得多,他明白這是朝廷對東吳下的狠手。
“為了天下一統,陛下也不要臉面了”司馬懿明白這一點之后就感覺到一股危機。
劉玉為了盡早拿下東吳,連派出刺客暗殺對方首腦的下三濫手段都做了。如果司馬懿遲遲不能做出成績,那劉玉還會念舊情么
司馬懿記得當初自己裝傻,劉玉讓典韋狠狠地揍了自己一頓,還差點讓自己去吃大糞了。這么多年過去了,司馬懿還記得那慘烈的一幕。要是司馬懿再拿不出成績,估計這一次,劉玉會對他動手。包括龐統在內
沒錯為了天下一統,劉玉連最基本遵循的潛規則都放棄了,哪里還會和司馬懿、龐統談感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