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能夠想到的,龐統自然也能夠想到。相對于司馬懿,龐統的危機感更強。
本來由龐統主持征伐江東事宜。可龐統因為大意被孫策給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最后孫策還稱公了。這前后的差距,歸根到底就是龐統最開始的失誤啊。
龐統現在就希望自己可以立下大功,一雪前恥
日后在諸葛亮等好友面前抬起頭來。
龐統已經收到消息,徐庶已經加入到了神武朝廷這邊,接替盧植成為了勛貴子弟的校長。
看起來徐庶是一點權力都沒有,天知道劉玉會不會讓徐庶當上某個職位。
如果最后龐統連后加入的徐庶都比不上,那龐統這張丑臉就無地自容了。
既然東吳現在是這樣的情況,司馬懿和龐統當然不會客氣了,當下就發動了對東吳的猛烈進攻。
之前東吳上下靠著萬眾一心打退了劉軍的進攻。而現在由于孫策和周瑜兩人的昏迷,使得軍心慌慌,司馬懿和龐統終于有了大突破,各自從東吳的手中拿下了兩座城池。
東吳守軍的防線差點就被司馬懿和龐統聯手之下給攻破了。
在此關鍵時刻,陸遜帶領甘寧、蔣欣等武將,及兩萬兵馬及時趕到。與司馬懿打了一場面對面的惡戰。魯肅讓周泰帶領水軍襲擊龐統。
經過一場戰斗,雙方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又重新回到了對峙的局面。而被劉軍拿下的四座城池,東吳卻是奪不回來了。
此戰對東吳來說絕對是大大降低了士氣,他們拼盡了力氣才保證防線不失,要是劉軍再猛烈進攻一次,那東吳這邊都不知道能不能守住。
劉軍也這邊是拿下了兩座城池,劉軍士氣備受鼓舞。然而劉軍的損失也不小啊。
龐統和司馬懿盤點了之后,發現他們要想發動像之前那樣的猛烈進攻,是不可能的了。有鑒于本身的損失,司馬懿和龐統相互溝通了一下之后,選擇了暫且修整。
至于東吳,應該說是烏云密布了。
之前周瑜發動了很多的力量去調查一下曹操為何被押入死牢的消息,現在終于有了結果。
原來是劉玉想要御駕親征東吳,身為太尉的曹操當場反對,而劉玉氣不過,找了一些由頭把曹操給關進了死牢。據聞曹操在天牢之中還大罵劉玉昏君呢
嗯這樣的消息當然是劉玉讓人主動透露出去的。
一聽到劉玉要御駕親征東吳上下都嚇壞了。
孫策和周瑜在沒有昏迷之前,最為擔心的就是劉玉御駕親征。孫策和周瑜知道那樣的話,東吳將要蒙受巨大的損失。而凡事都有好壞兩面。好的一面就是東吳如果扛得住劉玉的御駕親征,那么東吳將有好多年的安定期。
假設孫策和周瑜都還主事,那么東吳抗住劉玉御駕親征的成功率很大。
可是現在呢作為主心骨的孫策,智囊的周瑜,都昏迷不醒。在這個時候,劉玉要是來一個御駕親征,東吳就十分的危險了。
結合孫策和周瑜的刺殺,還有收回的消息,可以百分百證明這是劉玉對孫策和周瑜的暗殺了。
孫策的心腹自然是把劉玉給罵得半死了。
身為一個天子,不求光明正大的進攻,卻用這樣陰險毒辣的下三濫招數,這還是天子么簡直就是一個小人啊
罵得再多,也無法改變現在這個事實。
以張昭、張纮、魯肅為首的東吳文武們,立刻就展開了行動,不斷地征召兵力,打造一大批的防御器械。
消息是曹操反駁劉玉御駕親征,不代表劉玉一定御駕親征。但是現在這樣的情況,就已經證明劉玉百分百會御駕親征了。
就算不是,多點兵力和防御器械,也是一件好事。
一天晚上,魯肅和陸遜兩人就坐在了一起,研究著現在的戰局和未來的局勢。
今夜大雨傾瀉,天地之間一片泥濘。魯肅和陸遜兩人的心情都不是很好。
“伯言,局勢對我吳國十分不利啊。”魯肅很是憂慮,他看到了東吳的未來十分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