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上下經歷過孫策和周瑜被刺殺,司馬懿和龐統猛烈進攻東吳之后,又打聽到劉玉可能的御駕親征,一下子人心惶惶。
魯肅和陸遜不得不開始準備一些相關的應對。
而司馬懿和龐統收到類似的消息之后,兩人不約而同地擔憂了起來。
于是乎,兩人就匯合在了一起,商議著劉玉可能的御駕親征。
“仲達,你說陛下會不會有可能如同傳言說的那樣,御駕親征啊”龐統有點擔憂地說道。
司馬懿直截了當地說道“不是有可能。是一定會士元,你也知道。在拿下益州之后,朝廷無論在兵力、錢糧等方面都十分的緊缺。否則也不會讓你我二人聯手計劃在長沙滅了孫策。可惜你我都失敗了。孫策實力大增之后,就趁著朝廷空虛的這段時間稱公,使得朝廷不得不做出一些應對。若是換做其他人,可能會對孫策進行妥協。但你想想看,陛下是什么人他可不會讓孫策得逞的。御駕親征就是目前最好的滅亡東吳的辦法。”
“嗯聽你這么說,吾也覺得陛下會再次出馬了。”龐統心中沉思了起來。
司馬懿臉上帶著憂郁,說道“然而,陛下御駕親征是好,可以集天下所有的力量來滅亡東吳。可是一旦遲遲未下,或者有什么變故。東吳將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未來十年內,無法將其滅亡。”
神武朝廷現在能夠集結多少兵力和糧草來進攻東吳,司馬懿和龐統心中都沒有一個底數。朝廷的地面太大了。邊境的兵馬是不能夠動的。還有地上的駐軍也是必須。新占領的益州還未完全穩定下來,南蠻人非常的不老實,不放點兵力制衡是不行的。這樣,一點點的分攤出去,神武朝廷能夠動用的兵力就非常的少。
如今正是青黃不接的季節,哪里有多少糧草可用啊。
算來算去,就只有劉玉御駕親征,用自己天子的身份來鼓舞士氣,一舉拿下東吳。
“明白了看來之前曹太尉被押入大牢的事情,應該和陛下想要御駕親征有關。”龐統也想到了一點。
司馬懿點點頭,說道“的確太尉想的很多。只要再等待些許年月,朝廷就能夠拿下東吳。可是陛下太過著急了。無法忍受孫策的挑釁。不知道是福還是禍啊。”
兩人同時明白曹操被押入天牢,絕對不是什么強買強賣,仗勢欺人那么簡單的。
劉玉御駕親征的消息一傳開,司馬懿和龐統就全部都明白了。
其實等司馬懿和龐統、東吳收到劉玉要御駕親征的時候,整個大漢天下都已經收到這個消息了。
大漢的國都洛陽城,朝堂上已經爆發了不知道多少次勸諫了。
御駕親征是劉玉讓“暗部”散布出去的,劉玉并沒有在任何的旨意上和口頭上表達過。然而這也無法阻擋到神武朝廷臣子們的忠心。確切來說是表達忠心的機會。
以禰衡為首的清流官員率先發起對劉玉的勸諫。
禰衡寫了一份萬言書,里面詳細闡述了朝廷的不容易和御駕親征的危害,希望劉玉可以三思。
英明的神武皇帝劉玉將其留中不發。
留中不發這不就是變相地默認了么
禰衡等清流官員得到回復,在早朝之上不停地給劉玉上奏。
御座上的劉玉一臉笑呵呵,似乎對禰衡等人的忠心很是欣慰。然而實際上劉玉卻把禰衡等人在內心深處給罵了個半死。
天下就剩下那么一個東吳可以打了,這幫人還不想讓劉玉痛快一回,這真的令劉玉很失望。不過劉玉之前和軍機處商議好了,這次說是他御駕親征,實際上劉玉還是在皇宮之中的。
而陳宮、沮授、田豐等大佬看到這副場面,真正的發自內心的欣慰。上一次劉玉要御駕親征益州,整個朝廷也就是他們這些人在反對。在劉玉執意堅持之下,最終還是得逞了。
陳宮等人深深感覺到一股無力感。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劉玉還沒有說要御駕親征,只是散布出去一些消息,朝廷中的大臣們就踴躍出來反對,這才是大漢臣子應該有的風骨啊。
雖說這風骨來得有點晚,但還是能夠讓陳宮他們欣慰的。
陳宮等人相信,在朝中袞袞諸公的協助下,大漢朝一定能夠邁向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