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軍在陸城這個小地方修整了兩個時辰。將士們埋鍋造飯,解決個人新陳代謝問題,還有時間可以好好地瞇上一會,恢復消耗的體力。
這一次的戰斗,東吳軍這邊的傷亡不是很大。其中死傷最大的就是新加入的交州土著。這幫人和交州漢人士兵有私人恩怨,所以打起來十分心狠手辣。傷亡自然也是大的。
雖然是新加入東吳的,但是這幫交州土著已經得到了東吳士兵的認可。士兵都是尊重強者的,無論是不是外族。
孫權下達命令,特別優待這些交州土著,給予他們最好的飯食和醫療,以此來收買人心。
此番十分簡單的計策,卻是讓交州土著十分受用。他們在士燮那里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到了東吳這邊,居然得到了高于他人的待遇。一番對比之下,交州土著就更有好感。
是的,只是好感,談不上什么忠心不忠心的。
交州土著大部分都是處于原始社會。在他們眼里,武力是第一,吃飽肚子是第二。如今孫權夠強大,大敗了交州軍,還能夠讓他們吃飽肚子,比士燮那邊更好。
有這樣的領導人不跟隨,還跟誰啊
這些事情,孫權都看在眼里。他明白要想逼迫士燮完全臣服,那么交州的土著群體就是他必須要攻略的對象。孫權還有進一步的計劃,而這個計劃的目的就是要交州發生巨大的內亂,使得士燮不得不依靠東吳。
修整完畢之后,夜色已經降臨。孫權沒有在此地過夜的意思,而是命令大軍全部開拔,殺向交州深處。
突圍成功的士賄帶著殘兵亡命的狂奔,在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離孫權遠遠的,不能再被追上了。
以前的什么豪情壯志,什么逼迫東吳釋放質子并給與好處的想法,全部被士賄拋之腦后了。
士賄現在明白之前士壹說的是多么的正確,現在不是招惹東吳的時候,一個不好就會遭遇打擊。
整個交州聽進士壹這句話的人沒有幾個。甚至連士燮都沒有聽進去。如今好了,現世報來了。東吳不僅直接出兵打入了交州,還殺了士武。
士賄相信留下來的士武肯定是性命難保。事實上真的是如此。
士賄都不知道回到士燮面前,怎么和他交代了。
交代不交代,那是日后的問題,目前擺在士賄面前的就是如何盡快逃離。
比較幸運的是,孫權沒有帶兵追上來,才使得士賄可以安全逃命。
就算是遇到援軍,與之匯合,士賄也沒有膽量返回和東吳交戰。他覺得交州軍不是東吳的對手。
這次的大戰,使得士賄的信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和之前完全不一樣了。
搞得帶領援軍到來的武將都疑惑不已。
可士賄是一方太守,士家的頂層人物,不聽從他的命令是不行的。
士賄的腦海里只有回到番禺城才是正道,才能松一口氣。沿途經過各種城池,士賄都沒有做太多的停留,只是恢復了一定的體力之后就繼續行軍。
然而士賄這樣做,卻造成了沿途城池的極大恐慌。
連士賄有足夠兵力都不敢去和東吳交戰,那么地方的守軍還有什么能力可以擋得住東吳大軍。
緊接著,孫權帶領的大軍就連夜進軍,趁著夜色,連續拿下了海城、東城、石林三座小城池。
這三座小城中的糧草讓孫權得到了巨大的補充。孫權沒有選擇繼續進軍,把兵馬駐扎在距離海城。在海城之中,東吳大軍休息了一個晚上,而后孫權派人在當地招募壯丁,充實自己的兵力。
得益于孫權的威名,加上孫權刻意讓之前的交州土著去負責征兵事宜,使得孫權的招募壯丁工作十分順利。
孫權停滯不前,仿佛要將自己一路走過來的城池都據為己有。
東吳軍威空前壯大,交州風聲鶴唳。各地守軍都請求番禺派出援軍,他們沒有把握可以擋住東吳的大軍。
而交州這邊,士燮帶領大軍來到了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