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東吳大軍進入交州之后,士燮收到消息之后就大感不妙。
東吳能這么果斷進入交州境內,那么意味著東吳抱著必勝的決心來。士燮不知道東吳哪里來的勇氣,可他沒有忘記上一次被東吳打得求和的記憶,立馬帶著三萬兵馬從番禺出發,來到了軍事重地惠城,以便鎮守番禺的東大門。
東吳的進軍實在是太快了,而且具體兵馬人數都不知道是多少。孫權還玩起了要占據交州的套路,年邁的士燮都感覺頭大了。
一個個十分不好的消息都傳到了士燮的面前。
東吳主將是曾經把交州軍打得潰不成軍的孫權,兵力雄厚,甚至連士武都死在了孫權的手中。
一聽到士武被殺,士燮心中一痛,不由得悲乎了起來“三弟啊為兄對不起你啊”
士燮能夠有今時今日的地位,靠的就是自己的兄弟支持。士家內部非常的團結,士燮作為老大,在兄弟面前如同父親一樣。而士燮的兄弟一個個都是以士燮馬首是瞻,沒有任何的不滿,完全臣服。加上士家兄弟個個有才,士燮才能在交州如同土皇帝一般。
如今一個親兄弟被殺了,士燮倍感心痛。
“大哥父親你千萬保重身體啊。”士燮的一大幫兄弟子弟急忙撫慰著士燮。
在場的士家子弟,有士壹、士徽、士干、士頌、士袛。其中士壹是士燮的兄弟,其他人都是士燮的兒子。
士燮是老大,士賄是老二,士武是老三,而士壹是老四。
在談論要事的時候,外姓人是不會出現的。這是士燮的規矩,也是他統治交州的根本。
除了自己家人,士燮誰都不相信。哪怕是為自己出生入死的手下,士燮覺得都沒有家人重要。當今天下紛爭,那么多的諸侯興亡。像袁紹這樣的猛人,其敗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太過相信自己的手下。
士燮自己總結了一些經驗,使得他到現在都是活的好好的。
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士燮也只能在交州當土皇帝,無法擴張和更進一步。
士燮悲痛地說道“先父臨走之前叮囑老夫要照顧自家兄弟,沒有想到今日聽聞三弟被殺,老夫愧對父親也”
對于自己的兄弟,士燮很是恩待,現在聽到這個消息,士燮是接受不了的。
“父親,孩兒請父親賜予一萬兵馬,孩兒要提三叔報仇”長子士徽氣憤不已地站出來。
其他幾個士燮兒子也紛紛出來表示要為他們的三叔報仇。
如今群情洶涌,讓士燮感受到了一股欣慰。
而作為兄弟的士壹卻是一聲不吭,站在一邊沉默不語。作為士家智商最高的存在,士壹有著自己的考慮,他倒是認為交州和東吳打,絕對打不過。可是現在沒有人會聽他的話,所以士壹干脆就不說了。
士燮悲痛之后,很快就冷靜下來了。士賄和士武帶著大軍前往會稽郡騷擾,乃是士燮的意思。目的就是顯示交州的軍威,同時讓東吳不得不顧忌兩面交戰,而后派人前來商談。這樣的話,士燮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好處。
如今東吳的反應出乎士燮的預料,直接就是出兵攻打,一副吃定交州的樣子。
這使得士燮非常的難辦。
士武是被殺死了,這個消息的來源渠道卻是孫權傳來的。
士燮就更加擔憂了。他和孫權有見過一次,那是在兩人商議和談的時候。士燮一眼就可以看出孫權不是一般人,絕對是一個英雄人物。孫權專門把消息傳到士燮的面前,其中必有用意。
幾個兒子吵吵嚷嚷的,沒有打斷士燮的思緒。很顯然,這種情況,士燮是見多了。
“報回稟主公,三將軍回來了”一個士兵飛快進來匯報,看其身上的服侍和說的話,乃是中原人。
熙攘的大廳瞬間安靜了起來。
士燮聽到士賄的名字,馬上就站了起來,高聲說道“讓他滾進來”
所有人都可以聽出士燮那股怒火,心里為士賄默哀了一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