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叔,你是說東吳孫權是要逼迫咱們完全臣服于他們。還讓咱們出兵幫助他們”士燮的長子士徽開口問道。
從士徽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出他絕對不會同意這一個的。
士壹臉色陰翳地點了一下頭,說道“以吾看,八九不離十”
“好算計咱們可不能上了東吳的大當”士徽急忙向士燮說道“父親,東吳如今面對強大的劉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他們現在需要咱們幫助,咱們絕對不能幫。”
士燮看了自己的長子一眼,嘴角露出笑容,說道“若是孫權是這個來意,我交州怎么可能會出兵孫權會不會太想當然了。”
士燮的其他兒子都紛紛附和。
唯有士壹沉著冷靜地說道“大哥,自從上次和東吳停戰,小弟就認為孫權此人乃是一代梟雄。他打定主意前來,那么必然有所依仗。小弟擔心孫權的下一步動作,會讓咱們交州難辦。”
士壹的想法是對的。所謂不打沒把握的仗孫權帶領大軍氣勢洶洶殺入交州,以他那點兵力,交州都可以把他給耗死。就算是最后兩敗俱傷,吃虧的還是東吳。因為東吳還要面對劉軍的強大進攻。士壹認為自己可以預料到這一點,那么孫權定然可以。
士壹依稀還記得當初自己見到孫權的時候,就被孫權的外貌和氣質給震懾到了。此種外貌之人,居然還不是東吳之主士壹聽說過東吳之主小霸王孫策乃是難得一見的明主。士壹相信了這個傳言能夠壓住孫權的人,肯定比孫權還要優秀和恐怖
有這樣優秀的人在統領東吳,交州哪里還能夠打得贏
這就是士壹之前為何一直勸止士燮想要占東吳的便宜。可惜士燮沒有聽進去,才會導致今日這樣的局面。
一聽士壹說孫權有下一步的動作,士燮心中就變得沉重起來。
在交州當了這么久的土皇帝,士燮不是沒有任何的進取心。相反的,士燮一直想要北上,和天下諸侯逐鹿中原。就在士燮年輕的時候,荊州的劉表就可以將他給擋住。交州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臣服于劉表。之后劉表身死,劉備擁立劉琦和劉琮為了荊州大開內戰,從那一刻起,世人似乎把交州的士燮給遺忘了。士燮也開始不斷地整頓兵馬、恢復民生,一步步準備著未來的大戰。可惜就當士燮以為自己準備好了,東吳的陸遜和孫權就帶著大軍前來了。一番大戰之后,士燮悲哀地發現,自己的軍隊和東吳相比是低了一個檔次。如果不是本土作戰,估計之前的大戰,孫權和陸遜就可以把交州給吞并了。
好不容易向東吳認慫了,得到喘息的時間。在發現劉軍攻打東吳,士燮就想著要找回場子。天知道會有這么大的敗仗。
要是孫權又有什么陰謀,士燮就有點抵擋不住了。
“來人孫權現在的情況如何進軍到哪里了”士燮急忙詢問道。
次子士干拿出一份情報,說道“父親,今日一早的戰報,孫權拿下了海城、東城、石林,三城主將戰死”
士燮來到地圖上一看,心中有點發緊。
孫權攻打下來的三座城池,居然形成了一個品字形。三座城池可以連成一片,方便孫權統治。
士燮有股不好的預感,他覺得孫權要是打算將交州分割掉的話,那么接下來定然會不斷地招兵買馬。
好的不靈,壞的靈。
士燮派出去的細作發現了孫權在三座小城的動作,不斷地招兵買馬,而且還是無論漢人還是土著都要,一視同仁而孫權則是帶領兵馬正在往惠城趕來。
士燮頭上冒出了一絲冷汗。孫權招兵買馬也就算了,可使出一招一視同仁,那就直插士燮的內心了。
交州的統治階層乃是漢人,當地的土著幾乎處于被士燮打壓的對象。出身漢人的士燮不喜交州土著。除了交州土著不服從士燮管轄之外,還有就是士燮對交州土著不放心,擔心被其謀害。
所以士燮的軍隊之中,漢人是占了大部分,土著士兵也有,但是都是炮灰的角色。
士燮知道交州土著都是追逐利益的墻頭草,假如孫權向交州土著承諾一些東西,那士燮在交州的統治就有點危險了。
交州土著本來就非常不滿士燮的統治,一旦孫權給予好處,讓他們攻打士燮,相信他們不會拒絕的。
孫權也是漢人,可交州土著更加討厭士燮。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何況還是有利益可圖的朋友。
“父親,為何聽聞孫權招兵買馬就如此色變”士徽感覺孫權的舉動很正常,士燮這么大的反應就有點異常了。
士燮頭一次覺得自己的長子實在是差了一點,還做不到以點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