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貧苦讀書人的困難。普通學武之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一般學武之人,幾乎在讀書上沒什么天分的人。真正可以成為一代武將的,更是少之又少。更多武人都是直接加入軍中,通過立下功勛逐步上升。沒有加入軍中的學武之人,要么成為別人的護院、保鏢,要么落草為寇,為禍一方。
俠以武犯禁,春秋時期的統治者就不怎么滿意學武之人。但偏偏學武之人的武力值卻是朝廷所希望得到的。故而十分的矛盾。
劉玉就想著這次就給天下學武之人一條新的出路。
武舉方面,劉玉更是想盡了腦汁去研究,而后為武舉設立了個人武力、策略、天文地理、兵器等科目。個人武力是毋庸置疑的,沒有強大的實力,根本就不是武人。其中包括拳腳、步戰、騎戰、射箭。
策略和天文地理是劉玉不希望學武之人目不識丁,只是一些個猛沖直撞的莽夫。兵器方面,主要就是對兵器的認知和創新。劉玉希望增加這個科目,會讓大漢的兵器越來越強。
武舉第一名稱為武狀元。當然不是一下子就進入軍中任職,而是直接劃分到專門學習軍事的學院進行深造,再分配到軍中任職。
武舉的創立,使朝中各大武將興奮不已。他們認為此舉乃是對廣大武人的福音,武人從此有了合法的渠道進入朝廷了。
劉玉也相信隨著武舉的推行,各地學武之風也會盛行。隨著時間的發展,各種武學都會產生。大漢百姓都將會保留血性。
幾乎是一片倒的趨勢,文武官員們對科舉制是百分百的支持。
曹操念完之后,朝中文武不用等劉玉詢問,一個個跪在劉玉面前,大聲地支持這個科舉制。
“陛下,丞相所提之科舉制,真乃開天辟地之舉,我大漢若行此法,定然人才鼎盛,萬世傳承”老得都快不成樣子的楊彪一臉激動地說道“丞相,老夫代天下讀書人謝丞相之恩,丞相可為當代之圣人啊。”
能夠提出這么高瞻遠矚的制度,不是圣人是什么
劉玉都擔心楊彪激動過度,一口氣上不來就掛了。
曹操有點臉紅了,這根本就不是他想到的,而是坐在御座上的劉玉。
武將們更是對曹操馬屁不斷,說得曹操都有點羞愧。
而曹操的羞愧,在外人看來卻是謙虛的表現。
劉玉看了肯曹操,心中一陣莞爾。作為一個皇帝,劉玉已經不需要太多的榮譽。科舉制,本來是可以讓劉玉來頒布,但劉玉覺得還是把這個露臉的機會讓給曹操。反正曹操有治世能臣的名頭,錦上添花也不錯。再者,劉玉也有擔心會出現反對聲。讓曹操先說,也讓劉玉有了緩沖的余地。出現反對聲,以曹操的身份和背后的屬下,加上朝中明智派和劉玉最后的支持,反對聲是翻不起浪花。
只有曹操知道自己有多少實力。他已經叮囑自己曾經的屬下,只要出現反對聲,立刻出來支持。
不過劉玉和曹操都想多了,朝廷壓根就沒有反對聲,個個都是支持的。
“既然諸位愛卿都認為可行,朕也覺得科舉制不錯。那么從明年開始舉行第一次科舉。丞相和軍機處負責此事,給個方案。”劉玉很開心地做出了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