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英明”一陣山呼海嘯般的歌功頌德又來了。
“散朝”劉玉一揮手,宣布今天的朝會結束了,自己徑直先離開了。
事情有別人干,劉玉樂得清閑。
文武百官立刻擁簇到了曹操的身邊,不停地詢問著曹操一些事情。但賈詡這個老狐貍身影一閃,直接奔向了后宮。
“丞相,你有點不厚道了。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就不跟我等事先說一下呢偏偏就給了這么大一個驚喜”黃忠有點埋怨地意思。
其他大佬也有這個意思。他們論資歷都和曹操差不多,曹操什么都沒說,有點欠意思。
“孟德啊,你提的那個武舉實在是太好了別的都不說了,本將代天下學武之人謝了”呂布很直爽,他的確有資格代表天下學武之人。
陳宮更是直勾勾地看著曹操,眼神中帶著一絲不爽。
為何呢
這科舉制已經定下來,提出此事的曹操肯定再一次名動天下。曹操早就是名流千古的人物了,要是早點將這事和陳宮等人分享,他們就可以聯名上奏,日后史書上也會留下一筆。如今風頭都被曹操一個人給占了。陳宮想著自己交了曹操這個朋友是不是交錯了。
曹操自己是啞巴吃黃連了,這事根本就不是他干的,他只是幫劉玉宣讀而已。
同時曹操對劉玉很感激,把這么大的功勞和名聲給了自己。
“諸位,今日事務繁多,我等還需到軍機處商議要事。各位各司其職改日,吾再和諸位暢談”曹操知道輕重緩急,現在不是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
能在朝中混,自然有超高的眼力。很多官員都看出曹操并不愿意將科舉的功勞放在自己頭上。
陳宮、田豐、沮授等聰明人心中閃過一個念頭難道這科舉是陛下想出來的
結合劉玉的行事作風,陳宮等人覺得一定是了。
百官都清楚曹操等大佬都要忙碌了,都十分自覺地給大佬們讓路。
隨著百官的離去,朝堂發生的一切開始在洛陽散發出去,引起了一陣又一陣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