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到底,這事沒什么好比的。如果我男人是獨子,我們還是一樣要伺候我婆婆。玉蘭她就是咽不下那口氣。糧食一升不少,有時候也讓娃子拿些筒骨和豬尾巴送過來。”
中年婦人沒好氣地呼出一口氣,蹲下過去一邊淘米一邊瞪她,“也不知道那婆娘給你灌了什么迷湯,盡給她說好話了你說說你,圖什么啊”
金發媳婦搖頭失笑,從籃子里拿了一根蘿卜出來放進水渠里搓洗上面的泥巴。
“都是女人,心里的苦只有女人知道。我能圖什么,圖個家和萬事興。要是天天跟烏眼雞一樣斗,日子不得更難”
說到底,她們妯娌不親近也判不出個對錯來。
當年她先進門,金發的奶奶還在世,對于她這長孫媳婦自然是多疼愛一些的。
婆婆手里有支陪嫁來的銀簪子,敬茶的時候這支銀簪子就戴到了她頭上。
后來婆奶奶病了一場,家里的銀子都去得七七八八,等給金發弟弟說媳婦的時候,勉勉強強湊夠了聘禮把玉蘭迎進門。
村里婦人沒事就愛閑磕牙,誰家過得好,她們羨慕嫉妒。誰家過得不好,她們就放心了。
婆婆送給她的銀簪子在剛成親那會子戴過一陣,年輕愛俏,同時也想讓大伙知道她嫁了個好人家。
這事落在晚了兩年進門的玉蘭耳朵里又被添油加醋,年輕氣盛的人總是容易被人拱火,直直找了婆婆說要一碗水端平。
那時候家里哪里還能拿出第二支銀簪子,婆婆也不好讓她把銀簪子讓出來平息玉蘭的怨氣。
久而久之,她們妯娌就沒法和睦相處了。
大概是逃荒之前她毅然用那支銀簪子換了米糧分了一半給玉蘭。還記得那天從她眼里看到那一瞬而過的不敢置信的情形,試著抬了幾次手也沒伸過來接那根掛著滿滿一擔糧食的扁擔。
回頭瞅了一眼不停扯她衣裳的娃子,后槽牙在腮幫子凸了又凸,一聲不吭地從床下抽了兩個空麻袋出來。
那也是她頭一回見她哭,那種臉上沒有表情,眼淚撲簌撲簌不停往下掉的哭法。
“娘”一道歡喜的童聲拉回了她的思緒,金發媳婦遠遠地瞧見小兒子歡天喜
地地奔過來。
“娘,你猜這是啥”石頭臉上洋溢著歡喜,小小的手背拱起來合在一起,在她面前左晃右晃。
她裝模作樣地左瞧右瞧,假裝沒看見指縫間的白色蛋殼,“大概是個好看的鵝卵石吧”
“不對”石頭慢慢打開手掌,“是雞蛋是唔唔唔”
金發媳婦眼疾手快捂著石頭的嘴,“娘知道了。”
這里這么多人,何必給姑娘招怨。
333這就是為什么養十個兒子,老人依然沒人管還不如一個兒子非得要比有沒有設想一下,如果就一個兒子,不也得養老人嗎而這個,就是每個孩子的責任不要管別人怎么做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