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輕輕戳了一下高興得樂出聲來,口水順著嘴角流下長長一條線。
舒映桐擰著眉頭掀起他脖子上掛著的棉紗口水巾給他擦嘴。
狗娃興奮地挺了挺脖子又累得趴下了。等過了一會兒休息夠了又開始扭扭肩膀哼哼唧唧地抬頭,“哈”直起脖子又笑出一條口水線。
“嘖,為什么小孩這么多口水。”舒映桐一邊嫌棄一邊幫他擦口水。
轉頭看著工作臺似乎出活了,剛起身要走。狗娃嘴巴一扁說哭就哭,眼淚汪汪地望著她,那委屈的小模樣變臉比翻書還快。
“嘖,知道了。”
舒映桐冷著臉伸手把他翻過來仰面躺著,裹好小包被,不松不緊地系上帶子抱起來。
被抱在懷里的狗娃又樂了,睫毛還掛著淚珠,舒映桐嘴角抽了抽,“演員。”
“姑娘,你看是不是要這樣的”姚氏拿了一個剛縫好的棉紗口罩上前,見她抱著娃子不好活動,把每個邊角細節都展示給她看。
“可以,三十二層棉紗夠用了。”舒映桐伸出一只手捏了捏中間夾棉厚度,“你戴上呼吸試試。”
姚氏看過圖紙,上面畫了人物佩戴側面和背面展示。
鋪平口罩,把封口一端的環形帶套在脖子上,把上緣兩根系帶拉到耳朵后面系緊,最后調整口鼻覆蓋位置。
“姑娘,這樣戴對嗎”
姚氏的聲音被口罩捂得悶悶的,看舒映桐點頭,試著按平常呼吸試試了試。
“跟不戴相比自然有區別,不過還算順暢。”
“可以,就按這個做吧,第一批先送去水泥窯和磚窯。”舒映桐看著姚氏臉上的棉紗口罩。
這種被現代淘汰在歷史洪流中的勞保棉紗口罩和空間兌換的防塵口罩舒適度沒有可比性。
但是卻不得不批量制做。
這種手工縫制的勞保棉紗口罩是這個朝代最適合出現的物品。
使用廣泛,洗過之后還可以重復使用。
人人可以制作,授予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安行舟派衙差運了一批鐵礦渣過來,村里的水泥窯已經開始投入生產,粉塵較大,塵肺不可逆,口罩必不可少。
空間兌換顆粒防塵口罩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趕制一批符合實際的口罩才是最好的選擇。
“好,明天早晨上工的時候我讓人帶過去發給他們。”
姚氏摘下口罩,回到工作臺巡視。
狗娃靜靜地看著她們聊天,一雙眼睛溜來溜去,見姚氏走了,立刻扭扭身子引起舒映桐注意。
睜大眼睛一瞬不瞬地盯著她,小嘴一張一合,“啊咕”
舒映桐抱著他回到搖籃邊放下,他還在不依不饒的發出聲音。
被他烏溜溜純潔的眼神帶著期待盯著,抿了抿嘴,張嘴回應低聲他,“啊啊咕。”
得到回應的狗娃頓時興奮了起來,不停地逗著舒映桐說話,如果她不張嘴,一直咿咿呀呀逗到她回答為止。
做棉紗口罩的婦人姑娘們時不時偷偷轉頭瞄一眼,姑娘和狗娃對話的樣子真的很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