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沒有了旁人,壽兒這才說道,“父皇,兒臣可沒有騙您,這地方好得很,所以兒臣才總是想著,如今父皇親見,可是如此”
皇帝笑了笑,雖沒有回答,但是答案以及很明顯了。
這一次趁著這個機會出宮巡視,由著太子帶來了這個地方,看到了百姓吃飽喝足時的喜悅,他只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天下萬民不餓肚子,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
“小子,收收心。”
太子笑瞇瞇的,“父皇,如今不在京城,便由著心思高興,等回去之后,兒臣自然知曉自己的身份,這一次兒臣很開心,有父皇陪著,兒臣很開心。”
皇帝和太子說了會兒話,又叫了夏三爺,“這村子里的糧食這樣好,如何才能迅速產出更多的好糧食做種子,送往全國各地”
夏三爺道,“皇上,其實這些莊稼就是胡家夫妻改良的,這夫妻二人年紀雖輕,卻大有可為,一門心思撲在莊稼地上,當真是有了天大的變化,他們自家的糧食好了,又與村民交換,如今整個墨池壩村的收成都要比別人的好。”
皇帝笑著說,“好,這夫妻二人是好的,又養好了太子的身子,等回到京城,朕要獎賞。”
太子笑了,“兒臣替胡家夫妻謝過父皇。”
這一次皇帝跟著出宮,也只來這個地方,寧王知曉之后自然是蠢蠢欲動,但是如今的局勢卻容不得他動手,倒是安全得很。
如今寧王坐陣京中,想著動一動太子那邊的人,卻發現不是他想的那么好動,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局勢悄然發生了改變,他卻沒有警惕。
這幾日在鄉下看著百姓的生活,皇帝心情也好了不少,和寧王暗中的勢力對抗不是易事,看著老百姓努力地在過自己的生活,他仿佛也有了力氣,就這么斗下去吧,總有一日這江山不必由他人指手畫腳。
隔壁村里,江承業一直在想著要去告狀,狀告胡尚軒科考作弊,張知縣暗中協助,科考不公正。
他有這個想法,紅柳早就已經看出來了,于是告訴了家里人,江福旺這幾日又開始不說話了,他不知道這么做到底對不對。
要說氣不過,他和江承業是一樣的,就是氣不過,明明是那么不起眼的人,竟然就過上好日子了,而他這從小念書的孫子卻毫無作為,還進了大牢。
要是去告狀,能剝了胡尚軒的舉人功名,就算是自家沒有得到什么好處,那他心里也覺得高興。
可要是沒有告成功,反倒是惹麻煩上身,那不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嗎
正是因為考慮到這些,他才一直都不開口,不知道該怎么決定,若是沒抓住這次機會,也許就再也不能報仇了,只能是眼睜睜看著胡家越過越好,江河一家也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