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師傅,有事您直說”葉甜聽到孫師傅這么謙虛的聲音,雞皮疙瘩都快起來了。
“其實也沒什么大事兒,就是這學期我們要重新安排一下食堂每周的菜單,我怕定的一些菜品比較奇怪,你再給我把把關。”孫師傅這方面對自不太有信心。
葉甜還是很尊敬他的,連忙說“怎么能說是把關呢我們就是一起幫著參謀一下。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我和小李哥,劉阿姨一起看看。”
“不用這么見外,咱們都是自己人。”孫師傅不太在意這些細節。
葉甜接過孫師傅寫好的菜單,認真看了起來。
菜單定了周一到周日的一日三餐,以后就一周周循環下去,等換季時再換上一些應季品種。
早餐基本是饅頭、素包子、肉包子、油條等主食,配上不同的粥。孫師傅定的很豐富,不止是簡單的大米粥,還有小米粥、紫米粥、皮蛋瘦肉粥等。
中午增加到8個菜,晚餐還是6個菜,菜品也是有葷有素,雞、魚、肉、蛋齊全,營養搭配十分合理。
就是吧,葉甜確實看到有那么兩個菜,就是萬綠從中一點紅,有點突兀。它們是橙子燒里脊肉和蘋果炒瘦肉,看來又是孫師傅想把水果入菜了。
葉甜又仔細琢磨了一下,比起以往來說。這兩道菜的搭配并不算很夸張。糖醋里脊不也是酸甜口味的嘛,之前食堂做的橙汁小排也很成功。另外,粵菜里也有蘋果瘦肉湯,味道還不錯,說不定這兩個菜都可以嘗試一下。
再說,她也不能一直局限于自己的固有想法,現代的很多菜式就是她那個時候沒有的嘛連番茄炒蛋她都是來這里才吃到的,原來那個時代,番茄還是貴族的觀賞植物呢。
當天晚上,孫師傅就小份的實踐了一下。結果發現,這兩個菜里面肉的味道還可以接受,但炒過的橙子和蘋果,就真是一般般了。
孫師傅覺得這樣做有些浪費水果,就主動放棄了,改成了尖椒小炒肉和菠蘿咕咾肉,也算保留了一個帶水果的菜。
葉甜趁機建議三食堂增加一個西點窗口,這樣可以用水果做西式甜點,比如香橙紙杯蛋糕、蘋果派之類的。潛意識也是讓孫師傅不要浪費水果了。
但他們食堂的幾個人都不會做甜品,小杜師傅擅長的是中式面點,這個想法只能以后再說了。
第二天中午,他們見到了新來的廚師小孟。小孟叫孟鑫,27、8歲,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看著中規中矩的。他不太愛說話,有些內向。葉甜感覺他可能有輕微的社交恐懼癥。
孫師傅問他擅長做什么菜,沒想到他結結巴巴的說,他原來是開蛋糕店的,但因為他用的都是真材實料,成本太高導致經營不下去了,只好關門出來上班。
這經歷,貌似和小杜一模一樣,簡直是難兄難弟了,小杜聽后很想上前擁抱一下新的隊友。
其他人卻都在想為什么三食堂這么多把店開倒閉的人呢這樣下去,好像食堂有些危險啊
孫師傅笑出了皺紋“學校后勤部門終于干了一件好事,這下我們食堂做甜點的事可以推上日程了我馬上就去申請買個好點的烤爐。”
本來,孫師傅還有增加小炒餐廳的想法,一、二食堂就都有小炒餐廳。但考慮到三食堂人手少,確實分不出多余的人,而且除了大廳也沒有單獨的房間可以做小餐廳。
再說,他們又是西點窗口,又是小炒餐廳的,一下有點激進了,還是一個個慢慢來吧
當天。孫師傅還讓葉甜幫了一個忙。他買了新的小掛牌,是仿古風的木牌,準備寫上所有的菜名,掛在食堂櫥窗前。他知道葉甜的字寫得好。就拜托了她。
葉甜拎了一大袋木牌回了宿舍,寫了一個多小時才寫完。她這次寫的是隸書,字型圓潤古樸,潦草的草書不太適合做菜牌。
第二天,把新的菜牌掛在櫥窗后,三食堂看著馬上高大上了不少,菜品好像也充滿了古風、古韻。
當天,食堂又來了一個兼職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