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非常順利,忙了一場,不僅把梁同知拉下馬,還順便給揚州的官場來了個大清洗。
看來皇帝是下了狠手,凡是不干凈的,這次都沒落到好。
揚州上下,共帶走了十幾位官員,從知府到知州,從同知到縣令換了個遍。
朝中對于派誰來接任爭論不休,每個皇子都想要讓自己的心腹過來,這是打入江南內部的好機會。
更何況這是揚州,江南鹽運所在地,鹽商集聚之地,掌握了這里,就相當于掌握了錢袋子,奪嫡之路再也不缺錢了,勢力硬生生上了好幾個臺階。
老皇帝一邊表現得猶豫不決,不知道選誰好,讓朝中吵成了一鍋粥,一邊又讓欽差以最快的速度查清然后下判決。
等到揚州這邊徹底弄好了,他就在朝堂大發雷霆。
眾皇子互相攻訐,一開始還是打嘴仗,后來有人急于求勝,想要扳倒對手,就拿出了收集到的證據彈劾。
一開始,老皇帝壓著沒有管。
對方一見,還以為自己主子是老皇帝選中的繼承人,所以自己借著主子的光,也安然無恙。
這下子,他徹底囂張起來了,不僅反擊回去,還拖了更多人下水。
這樣一來,你參我一本,我參你一本,帶著證據的奏折紛紛落到了皇帝的案頭。
揚州的案子審完了,京城的玄衣衛也查清了,那些奏折上所說的事,基本都是真的。
于是皇帝發難了,一張圣旨就決定了他們未來的命運,統統被流放。
三位皇子損失慘重,每人就折進去好幾個下屬,還是那種關鍵位置的人才。
當初收買是花了大心思的,你家嫁個女兒過去,他家娶個女兒孫女進門,基本都是姻親。
這下好了,被皇帝一鍋端了。
可他們還不敢抱怨,誰讓那些證據都是真的,其中還有牽扯到他們自己身上的。
于是一個個的忙不迭的跑到御書房門口跪著,向皇帝請罪,懺悔自己的過錯。
我有眼無珠,我過于信任屬下,致使他們枉顧朝廷法度,還請父皇治我們一個御下不嚴之罪。
皇帝在御書房里冷笑,“御下不嚴呵呵,我看都是他們默許的。這一個個啊,好歹是皇子,這江南是我們自家的江山,他們現在還是皇子就干縱容臣子挖墻角的事,那要是他們當了皇帝,我們家的江山豈不是要易了主沒有一個比得上太子的,太子從小就有大局觀,他才是最好的繼承人,李公公,我悔啊”
這就是難為人,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皇子們的位置和皇帝不一樣,想法當然不同。
他們是皇子,現在的首要目標是爭奪皇位,最主要的當然是不擇手段的加強自身實力,然后打敗對手。至于墻角,那是挖老子的,還肥了自己,哪有不樂意的。
畢竟老子不是自己一個人的老子,可口袋里的錢卻真真實實是自己的。
等登上那個位置了,天下變成自己的天下,想法自然又會不一樣,就像皇帝,那些大臣再也不是自己的助力,而是需要防備的,幫自己辦事的管家之流,當然容不得他們挖墻角。
先太子之所以那么大公無私,那是皇帝自小以儲君的身份培養他,他生來就把這個天下當自己的所有物,自然不會做這種損己的事。
所以說,上位做太久了,老皇帝也少了同理心,只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從不會為他人著想。
當初先太子是,現在皇子們也是。
不過這話,李總管是再不敢和皇帝說的,他也不能迎合皇帝,說皇子們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