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是瞞不住的,尤其在村支書上躥下跳,計劃著怎么迎接安頓代表團之后。
小雷村所有人都知道了,山上確實發現了鎢礦,而且產量非常多,所以馬上就有人要來考察了,看看要怎么建廠。
回到知青院后,洛霜就被知青們拉著打聽消息,“要建廠的事是真的嗎廠建好后會不會在當地招人會要知青嗎”
建廠是肯定要的,畢竟現在鎢礦需求量與日俱增,可之前發現的幾處,完全供應不過來,那開發新的礦脈就勢在必行。
如果不是急需,也不會在衛其軒報上去沒多久,就派了勘探隊下來。
因此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個廠肯定是會建的。
建好后招收當地人也是肯定的,而且是優先招收,至于知青,就不知道了。
建廠肯定需要大量人才,而這人才是從別處引進,還是只引進管理層,底層員工直接招收當地人,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是招收當地人,那知青們就有機會,畢竟整個縣城,上過學的是少數,上過學還沒有工作的更是少數,而知青們可能比不上當地上過學的,但肯定比那些不識字的強。
挖礦工人,生產工人可以找普通老百姓,可其他部門就必須認字的,比如會計,比如文書工作。
然而,這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因而洛霜只能含混的道,“得看上面怎么安排。”
知青們也知道是這么回事,可這不著急嘛一天不得到確切消息,一天就放不下心來。
可好不容易有一次擺脫農活的機會,無論如何他們都想要抓住,因此不忙的時候,一個個都出去想辦法打聽消息。
整個縣里也都因為這事沸騰起來,近段時間,小雷村的訪客直線上升,有村民的親戚,親戚的親戚,也有朋友,認識的,或者僅僅見過幾次面的,都過來打聽消息。
然而小雷村自己人都不知道是個什么結果,心里正焦灼呢,如何能和外人說什么
因此無論怎么打聽,來來回回就是那幾句。
不確定,也許,可能。
知青院里的人團團轉了好幾天,最終在魏建國的提醒下,安下心來。
魏建國也沒說別的,只問了眾人一句話,“廠里招知青的話,你們就愿意去當工人嗎”
眾人一愣,“不是還有文書工作嘛,那么大的廠,不可能只有工人啊。”
“可人家憑什么要你,就憑你是知青”魏建國反問,“可你們是知青,別的村就沒有知青了嗎你又憑什么讓人家招你,不招別人”
一整個縣,知青還不知道有多少,文書工作之類的崗位又有多少就是全都招知青,又能招多少人
“那不是得考試嘛,當然招考的最好的。”有人嘀咕。
這話一出,頓時驚醒了所有人。
是啊,要是招工人,可能不需要考試,可是招別的崗位,就必須考試了吧
他們這些人,不比洛霜三人,是今年下鄉的知青,最晚的,也是去年過來的。
經過一年多,知識不說全忘光了,可不復習的話,還真就只記了個模模糊糊。到時候考試,真不一定就考的比別人好。
于是知青院徹底安靜下來,每個人都拿著課本,爭取多看一點是一點。